月节折杨柳歌十三首 其十 十月歌
明代:陈恭尹
天净北风高,鹰隼盘空中,意气真雄豪。折杨柳,镞取董泽蒲,一试穿杨手。
陈恭尹
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所有诗文
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宋代:吴文英
“山远”两句,叙景随情移。“翠眉”,青翠的山气。此言秋日重阳本是登高揽胜的好时节,但因为词人心情抑郁,即使远望寒山虽是空蒙蒙地带着青翠欲滴的山气,在他心目中也是感到凄凄凉凉,使他不忍细睹。“菊花”一句,以人拟菊。“杜秋娘”,泛指美丽动人的歌妓。此言秋菊傲霜迎风,枝干细长,好像一位婀娜多姿的歌妓一样楚楚动人。“净洗”两句,房中插菊,点重阳(九日)景色。词人说:我将绿玉杯洗涤得干干净净,并打来清冽的井水放进杯中,插上我为您专门(指吴见山)摘来的菊花,拿来您这儿,让它散发出阵阵清香吧。
“乌帽”两句,写自己已老。言自己虽然用黑色的帽子遮盖住白头发,以免显露出自己的老态来,但是秋风狂劲,仍旧不时地要从头上的“乌帽”中,吹飘出白发来。“一年”一句,直叙去吴见山家饮酒。词人说:我在这一年中的重阳佳节,就在老朋友家的西厢房中醉酒度过去算了。“秋色”两句,写自己心中抑郁,愁闷的原因。“秋色”、“雁声”与“斜阳”,都是词人对景思亲,感慨自身已入暮年却仍羁旅在外的哀愁的根源,所谓触景生情也。故周邦彦《玉楼春》词有“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之叹;而元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中也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哀伤;李商隐也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哀叹。这些与梦窗此词的结尾两句,何其相似。
生查子
宋代:吕本中
癸巳九日同焦弱侯周季平吴会甫董玄宰林咨伯庄得全六太史携酒兴德寺后池台 其一
明代:区大相
野寺堆红叶,秋原隐白蒿。乡遥愁望远,病起强登高。
为客惭乌帽,随人试浊醪。逢时聊引兴,能赋愧词曹。
郡圃栽花
宋代:王十朋
公馀吏隐不相赊,杖屦园林赏物华。五柳宅边谁种柳,百花楼畔谩栽花。
池塘有梦吟春草,屏障无心恋绮霞。来岁游人应话我,雁山深处老桑麻。
赠金怡庵医士
清代:戴梓
辽海东头长戍客,贫病交攻瘳不得。黄金已与神仙期,卢扁难逢空叹息。
飘然忽遇怡庵子,长笑向人粲玉齿。病如草木逢春风,一匕投之身即起。
劳劳辽海住七年,活人比户多莫纪。得来金帛付黄垆,犹道青帘未足酤。
兴酣斗石图快意,长鲸一吸翻江湖。座中白头人骨傲,气凌沧海蛟龙枯。
鼓掌欢呼发异籁,云雷绕席摇天枢。吁嗟乎人生百年为乐能几何,何不反哭为笑而长歌。
君今归去勿复道,万里遥望云山阿。我亦行将觅归棹,糟邱高筑邻烟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