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和张子白 其一

明代成鹫

名山有约晚思归,动处何曾与静违。暂宿仙槎甜鹤梦,偶随星使别渔矶。

锦帆挂月潮初上,红树临风叶半飞。李郭同舟吾岂敢,不妨云水有光辉。

成鹫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年四十一,从本师西来离幻即石洞和尚披剃。继法于硕堂禅师,系憨山大师徒孙。与陶环、何绛等南明抗清志士为生死之交。与屈大均、梁佩兰唱酬,粤中士人多从教游。先后主持澳门普济寺、肇庆庆云寺、广州大通寺,终于大通。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早秋京口旅泊章侍御寄书相问因以赠之时七夕

唐代李嘉祐

移家避寇逐行舟,厌见南徐江水流。
吴越征徭非旧日,秣陵凋弊不宜秋。
千家闭户无砧杵,七夕何人望斗牛。
只有同时骢马客,偏宜尺牍问穷愁。

送子乔再官粤西,兼寄岑溪诸文士

清代李宪噩

早年弄柔翰,骋怀在四方。名场不见收,散置淹穷乡。

近益衰且疾,盛志日颓唐。子今气方壮,欲济有舟梁。

得位足明义,高卑岂复量?粤西我所游,地远而不荒。

民情昔已谙,再历形尤彰。所贵变其俗,莫矜折狱长。

离隔虽万里,同心犹一堂。庶酬平生志,勿结儿女肠。

行行过岑溪,辍棹少徜徉。士风近如何?吾道应更昌。

为我谢诸生,努力爱春光。读书期致用,无取虚文章。

履道见和复答之十首 其十

宋代释德洪

思涩不自胜,援笔真欲迷。那堪屋漏雨,供此不尽溪。

次韵友人山居秋日就述鄙怀八首 其八

元代王祎

天下兵未息,何当骋予怀。富贵非可待,少壮岂重来。

百年亦偶尔,千载真悠哉。惟应抱遗经,独立山岩隈。

中秋集余望筠馆时久坐方得月会逮税使之横于楚者又逢圣诞志喜分得山字

明代温纯

坐看皎月出云间,岂为扶阳力不悭。顷刻阴翳消宇内,普天光照遍人寰。

正逢汤沐生春色,想见宫闱霁圣颜。自是大明千万世,将呼嵩岳寿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