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庾楼晓望

唐代白居易

独凭朱槛立凌晨,山色初明水色新。
竹雾晓笼衔岭月,频风暖送过江春。
子城阴处犹残雪,衙鼓声前未有尘。
三百年来庾楼上,曾经多少望乡人。
登高 写景 思乡
赏析

  在古代诗歌中很有一部分是“登高望远”之作,要么站在楼上,要么站在山上。或是因为站在高处,凭栏临风,衣襟摆动,发际飘摇,眼目所到之处,皆是宽阔宏大视野,此情此景此境最容易激发人的豪情气概。这豪情气概充塞胸间,若不抒发出来,定觉难受。会做诗的便将之化成诗句,会唱歌便将之化作歌声,既不会做诗也不会唱歌的,也定要对着远处哦哦啊啊吼叫几声,才觉痛快。

  白居易站在庾楼之上,策动他内心的不是汹涌的豪情,而是悠远的乡情。

  独凭朱栏立凌晨,山色初明水色新。

  首二句写明了时间、地点和景色,定下了全诗的意境。

  竹雾晓笼衔岭月,苹风暖送过江春。

  此二句继续写景,苹风就是单纯的指风,古人认为“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所以称风为苹风。其中后一句写得很妙,指明了季节是初春,那边的苹风一吹,便将温暖的春天送到江这边来了。

  子城阴处尤残雪,衙鼓声前未有尘。

  想是庾楼坐落在一座城市边(可能是江城,未作考证),从这里大概可以看到全城景貌,包括白居易平常上班的衙门。前一句再一次揭明了季节为冬末春初,城市阴处的雪还未化尽;后一句亦再一次揭示时间是清晨,人们一天的工作还未开始,衙门口大鼓前还没有尘土飞起——说明没人在那儿活动。

  三百年来庾楼上,曾经多少望乡人。

  末二句是点睛之笔,前面写景、写景,到结束了来这么一句感叹,戛然而止,却意蕴悠远。这望乡人中,白居易何尝不是其中一个。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和戴禹功幕府归来三首

宋代王之道

抖擞空肠一字无,下邳能复异时书。
中兴正欲平骄寇,莫若相如赋子虚。

春日次韵罗善先照磨二首 其一

元代陈镒

客里光阴一瞬过,壮年心事易蹉跎。人生用舍同刍狗,世态炎凉似脚婆。

绿霭酿春归楚树,玉尘吹雨涨淮波。相逢此地重携手,无奈千丝柳色多。

绝句漫兴十一首 其六

元代刘基

五湖风雨夜垂纶,一叶扁舟一粟身。至竟云涛归大壑,烟波还属钓鱼人。

海上

清代顾炎武

海上雪深时,长空无一雁。平生李少卿,持酒来相劝。

赵江宁鸣玉为余写武山云气图赋此奉酬

明代刘崧

赵江宁,才且清,烱如白露凝金茎。鸣弦佐政重京邑,潇洒独怀遗世情。

人言江宁好文彩,越土王孙著前代。乃翁旧图八骏马,电影风行破云海。

江宁好画水与山,意比八骏尤高閒。近追高公远董氏,神气正在苍茫间。

伯兄侍郎我同事,邂逅兵曹见高致。偶携雪楮问乡山,便写嵯峨出云势。

朝怀武山景,暮看武山图。披林指涧忆所历,云中似有人相呼。

我昔游山时,秋风落松子。泉泻洞门青,霞翻石屏紫。

北岩千丈高且虚,骑虎曾到仙人居。菖蒲石上看残弈,柿叶林中闻读书。

一从南京来,奔走愧尘鞅。钟山只在城东北,日日见之未能往。

都门杨柳青入云,黄莺乱啼终日闻。秦淮楼高花似锦,安得烂醉江宁君。

江宁欲别当奈何,乘兴更与挥云萝。他年载酒鉴湖上,却唱武山归隐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