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叹二首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所有诗文
哭黔中薛大夫
唐代:戎昱
白下投止承恩寺见壁上蕺山先生题字知为其旧寓也正襟览之
清代:全祖望
草莽孤臣剧可怜,僧寮一榻坐凄然。中枢学禁方封进,淮帅弹章又至前。
空有精诚感刺客,谁将血泪达穹天。百年末学重过此,肃拜如闻謦欬传。
武陵精舍六首 其六 金霞夕照
明代:岳岱
乌归山日落,石壁开返照。馀霞赤城标,复映临海峤。
披襟坐春台,幽怀发孤啸。
寄庄定山
明代:林光
三宿淹留去本迟,乞身容笑未知几。明夷偶见伤垂翼,大雅宁教变绿衣。
老去江山终得计,本来花鸟是忘机。流行坎止平生意,不道先生与世违。
摘汝修原韵酬和
清代:傅于天
屈指年华换,春来忽赠诗。连宵惊夜雨,竟夕觅晴丝。
寓目诗千卷,舒怀笔一枝。灵机畴拮抗,典奥溯源支。
集读淮南子,楷摹晋献之。闻鸡思起舞,拔剑斫生悲。
道谊堪砭世,农桑爱及时。人言皆不间,孝弟两无亏。
屋绕撑天树,园栽向日葵。临歧才握别,异地又相思。
岂是焦桐爨,偏蒙戴笛吹。前身明月似,心与古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