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乡十二首 其四

宋代郑思肖

太和国土里,风味极清柔。意外竟忘世,胸中不梦秋。

日蒸春气涌,地漾水光流。此即神仙窟,何须更十洲。

郑思肖

郑思肖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属福建)人。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山中秋夕

唐代李群玉

抱琴出南楼,气爽浮云灭。松风吹天箫,竹路踏碎月。
后山鹤唳定,前浦荷香发。境寂良夜深,了与人间别。

寺中侨居

宋代曾原

懒出前山去,得闲唯访僧。
窗寒依瘦石,屋老络枯藤。
赴饭听堂鼓,看书傍佛灯。
西南有孤塔,扶杖亦时登。

倩人寄吴越书

明代陈子升

隔岁成书札,春催雁即飞。八行缄字密,千里访人稀。

河草通清梦,关梅带掩扉。凭君计然策,吴越见同衣。

寄石溪

宋代何文季

锦云曾逐好风来,强学娇颦寄雁囘。
鲸浪拍天沧海阔,只愁无路到蓬莱。

用李廷琼寓中都口号韵三首 其二

明代郑真

锦绣河山绕帝京,南来为客最多情。芸编慢忆三千牍,桂籍空惭第一名。

燕寝声传城柝近,魫窗凉透水云轻。知君正得青春乐,有约清樽对月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