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瑞鹊巷

明代陈献章

瑞鹊多年我眼中,笑烹牛鼎夜灯同。如今柏府开诗卷,还对樽前两病翁。

陈献章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草堂诗 其二

宋代喻汝砺

閒把烟光次第陈,岷峨风物见精神。翻成锦绣千般样,供与江山几处春。

深屋长河元老大,蛾眉曼睩却逡巡。从公乞取无边手,免作诗中半个人。

冬夜旅泊南昌

明代李英

抚剑悲行役,看山计去程。雁飞沧海月,客问豫章城。

树色苍烟出,秋声画角生。关河不可望,千里若为情。

早行鸣山二首 其二

宋代杨万里

灵山未见见龟山,且捲诗书子细看。春日幸从年后暖,春风须带腊前寒。

卜算子(和思宪兄韵)

宋代黄童

不忍更回头,别泪多于雨。肺腑相看四十秋,奚止朝朝暮暮。
何事值花时,又是匆匆去。过了阳关更向西,总是思兄处。

春山游骑图

元代张仲深

淑气熏人醉似霞,子规声里欲飞花。马蹄踏遍青山道,底事春深未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