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钱承制赴广东都监

宋代苏辙

家声远继河西守,游宦多便岭外官。
南海无波闲斗舸,北堂多暇得羞兰。
忽闻常棣歌离索,应寄寒梅报好安。
它日扁舟定归计,仍将犀玉付江湍。
苏辙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眼儿媚

宋代周密

飞丝半湿惹归云。愁里又闻莺。淡月秋千,落花庭院,几度黄昏。
十年一梦扬州路,空有少年心。不分不晓,恹恹默默,一段伤春。

寄兴 其十二

清代黄文仪

月射阳精耀,星分日气光。至人凌倒影,夜夜月辉扬。

再用韵二首 其一

元代陈镒

萧条孤馆傍溪湄,榆柳阴阴绿满扉。风挟水声长到枕,雨含林润欲侵衣。

一春客路情怀恶,千里家山音信稀。争似高人乐幽隐,不知人世有危机。

次韵九日招友人饮午溪楼

元代陈镒

乱罢君来居此地,两逢重九共持觞。舟移野渡冲残雨,人倚曾楼醉夕阳。

头发又添今日白,菊花只似旧年芳。登临无限伤时恨,尽付东流溪水长。

题翠竹红梅

明代童冀

玛瑙坡前雪未消,小楼翠袖倚娇娆。醉中不省看图画,行过西湖第六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