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古 其三

明代李攀龙

江水一何沛,薄大趣归处。朝周过故墟,宫室生禾黍。

伤彼西山士,采薇自相茹。千载睹逸诗,斯人乃高举。

李攀龙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焚稿

当代熊盛元

碎却琉璃井底瓶,残花不似旧时馨。名微已惯呼牛马,诗拙端宜付丙丁。

亘古愁凝酸涩泪,粘天草黯短长亭。垂杨枝上繁霜结,头白书生孰眼青?

和弹篇七章当鞠歌行 其六

清代姚燮

知我者死矣,不知我者左右嬉笑相揶揄。尔非竟智吾非愚,激忿而竞胡为乎?

凤皇不可以语黄雀,语向青田千岁鹤。梧桐伐作釜底薪,谁信人间有阿阁?

朝买一马,暮携一鞭。南行吴楚,北走赵燕。路长客独年复年,道旁插柳高过肩。

柳为飘花人飘蓬,踯躅踯躅,安知西东?

即来言和答公任侍郎 其一

宋代释守卓

迥脱根尘始识尘,了无所得才真得。堂堂独露本来光,越自南兮胡自北。

九日次周县宰韵

明代史谨

映水芙蓉簇绛霞,水边开宴坐临花。
秋娘老去风流尽,系臂犹悬一缕纱。

次韵陈蹈元种竹池上之什

宋代李弥逊

冶容多妩媚,劲节自高尚。
绝知尤物美,宁似此君放。
疏渠望修竹,凛凛丈人行。
虽然合九奏,未必遗一唱。
移根拂云姿,作伴满月相。
客来与周旋,一洗眼中瘴。
丞哉太丘徒,风味晋人上。
五言落凡目,失喜狂欲恙。
渭川植千亩,玉井开十丈。
并吞罗心胸,出语还自状。
我穷海滨卧,局促隐雾瘴。
远公有佳招,子猷得真养。
风庭散凫鹜,傥许共清旷。
茗碗烦屡移,早秫行可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