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丑重九前四日为余二十初度,制此书感,时在辰阳道中 其九 苏武持节

清代易顺鼎

蓦地月残风晓。替写个词人照。浑不是画云台容貌。隐山林格调。

烛三条。弦七条。春婆唤醒东坡觉。秋士听残北渚骚。

笔悴花憔。到今年送穷文十易稿。

易顺鼎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玉楼春(桃花湾马迹)

宋代蒋捷

秦人占得桃源地。说道花深堪避世。桃花湾内岂无花,吕政马来拦不住。
明朝与子穿花去。去看霜蹄剜石处。茫茫秦事是耶非,万一问花花解语。

牧牛

明代王锡爵

垄上归来跨牸行,扬鞭遥指暮云生。明朝共把春犁去,闻道君王欲省耕。

调笑转踏 其一

宋代郑仅

归去。携笼女。南陌采桑三月暮。使君春思如飞絮。

五马徘徊频驻。蚕饥日晚空留顾。笑指秦楼归去。

秋夜思家

清代杨自牧

故园归计惜蹉跎,残暑初消白露过。清角孤城知夜寂,寒蛩四壁觉秋多。

愁中短梦悲难就,客里流光奈促何。卧起张镫还独坐,空将《九辨》数吟哦。

春日斋中

宋代林逋

空阶重叠上垣衣,白昼初长社燕归。
落尽海棠人卧病,东风时复动柴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