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登高丘而望远

唐代李白

登高丘,望远海。
六鳌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扶桑半摧折,白日沈光彩。
银台金阙如梦中,秦皇汉武空相待。
精卫费木石,鼋鼍无所凭。
君不见骊山茂陵尽灰灭,牧羊之子来攀登。
盗贼劫宝玉,精灵竟何能?
穷兵黩武今如此,鼎湖飞龙安可乘?
乐府 登高 联想
赏析

  此诗有托古讽今之意,名托刺秦始皇、汉武帝迷信求仙、穷兵黩武,实讽唐玄宗,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首二短句为第一段,点明登高山望远海。登高临海,极目远眺,诗人心潮澎湃,但他并没有写沧海扬波,洪涛排空的景象,而去写与大海、高山相关联的神话传说。

  中间八句为第二段,写望中想到传说中的神仙境界并不存在,神话传说也为虚妄。六鳌成枯骨,三山已经是过眼云烟。扶桑摧折,太阳的光彩已沉没殆尽。“银台金阙”犹如梦中烟云,秦皇汉武寻求的长生药亦如幻影。精卫填海,徒劳无功;鼋鼍为梁,不足为凭。

  末六句为第三段。写望中想到秦始皇、汉武帝穷兵黩武,妄想长生,终归一死。这一段为全诗之主旨所在。秦始皇骊山构陵,汉武帝茂陵筑墓,均已倾废荒芜。到而今,当年的英豪雄强早已灰飞烟灭,风光不再,只有听凭牧羊子赶着羊群来登临践踏。他们的魂灵守不住他们的墓冢,他们的余威阻止不了盗墓者贪婪的掘夺。昔日穷兵黩武,威加四方,何等霸气。如今仍落得个如此下场,要想乘飞龙而成仙,那简直就是白日做梦。历史就是无情的,自然也是残酷的。那些想超越自然法则的“野心家”们,终究如凡夫俗子一样,化作灰,堕为尘,成为深埋土堆里的一把枯骨,与庶民百姓没有两样。而他们那些愚妄的做法,最终成为后人的笑柄。诗意还不仅限于此。怀古仅仅是引领诗兴,由之写来,直奔主题。唐玄宗,溺于佛道,好神仙,求长生,比起秦皇汉武来,犹过之而无不及;其穷兵黩武之举,荒淫误国之行,与之相比,并无二致。借古鉴今,借古喻今,借古讽今,才是这首诗真正的主旨。

  这首诗主要不是怀古之作,而是感时之作。登高山,望远海,面对着绝好的写诗环境,绝好的诗歌材料,诗人却遥遥想起了历史上两位雄才大略的皇帝的求仙的荒诞,予以严厉抨击。这是对此类皇帝的讽刺和批判,也是对当朝皇帝的暗示。感时伤世,抨今讽今,说明诗人虽落泊漂零,仍然心系朝廷,心系国运。

  此诗典故密集,一个典故代表一种意象。这些意象的有序排列,组成了全诗的思维结构。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二贞篇 其二

明代王世贞

任侯神明守,吏道将余师。东风被蒿莱,欣欣各自私。

力欲洪波偃,一苇恐难支。俯窥龙蛇宅,仰睹星辰移。

志士轻丧元,白刃蹈如归。能令行间伍,戚若同根枝。

老父抚国殇,为侯捐不辞。婺妇泣其夫,身今得所施。

精诚贯烈日,天听竟能卑。纠纠干城士,厚禄拟何为。

舟发姑苏

清代弘历

兰鹢发胥江,风平五两?。霁天留晓月,麦剡入篷窗。

行阅溪山画,真称文物邦。具区空阔里,涌出洞庭双。

挽邹彦明

宋代杨万里

野渡无冰涉,荒民不木饥。
桥横侍郎记,墓立舍人碑。
自古谁无死?何人没後思?
淙淙富川水,便是挽歌词。

六月廿七日诸君子会予草堂次前韵四首 其二

明代孙承恩

门驻高人辙,光生贱子居。开轩纳凉气,展席俯清渠。

野老遗朱果,溪翁留白鱼。轻雷应送雨,百里殷空虚。

荒斋 其三

清代管棆

墙东有隙地,荆菅瓦砾积。俯首荷耰锄,得此五弓辟。

南邻有丽春,纷纷间朱白。乞分五色种,剪缕比纨帛。

初日照殷红,残霞映浮碧。闲时列酒茗,坐卧兼枕席。

遂可忘穷年,岂止破萧摵。三更持烛游,早起独吟惜。

今年姑小试,纷然满篱格。来春扩西偏,烂漫补墙缺。

回想今春花,吟诗又陈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