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写了深秋时节,江上白波涌起,而烟雨飘飘,天色阴暗,江上顿时给人沉沉的感觉。那滚滚的江水挟着深秋的寒气,风寒水冷,吴楚一带,秋意盎然。而两岸山峦经秋意的感染,树叶也被秋霜染成金黄,那金黄的叶子随风飘起,零落在秋山之坡,飘忽在秋水之上。树林里、天空中,一行行大雁南归,时起的雁声萦绕在天宇之间,萦绕在人们心头。诗人从不同的角度描绘景物:空中,雁鸣阵阵,江上,白波涌起,四面,烟雨迷蒙,地上,落叶萧萧,多层面的渲染,秋的韵味就显得浓浓的足足的,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氛围和效果。此诗一、二两句,就给人开阔辽远之感:吴头楚尾,是春秋时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在今江西省北部,那里,地域辽阔,山水相接,烟雨迷茫,江涛奔涌,此境此景,诗人非常激赏,足现其心胸之开阔,意境之开朗。三、四两句,既交待了渡江的时间、环境,更随意点染,勾勒出一幅由寒潮、山林、大雁、黄叶构成的秋江图,简洁洗炼,蕴藉含蓄。而秋江晚渡的意境,清爽脱俗,超然典雅,长髯白衫的先觉圣明凌虚于浩淼烟波之上,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去年十月冬犹温,单衣晓出钱塘门。携孥仅脱饿虎口,更吟楚些招惊魂。
儿女争从乱离苦,咿哑绕膝多语言。舟行畏涂侵夜泊,孤灯明灭何处村。
萧萧细雨疏苇响,风力渐摇枯柳根。失声号寒泣龙具,促棹傍险争前奔。
还家依然四壁立,故衾败絮那忍论。无衣岂暇具裘褐,海图坼裂波涛翻。
天公戏人亦太虐,雪花径尺连上元。今年十月事羁宦,两脚如旧身大存。
纸窗寂历风竹啸,古木中夜号空园。旅人不眠毛骨冷,抚事念往多烦冤。
吾侪小人不论数,豺狼满目哀王孙。似闻易水寒堕指,北望大漠烟云昏。
安得壮士驭八骏,沙虫猿鹤俱腾骞。归欤莫如中土乐,天子孝友朝廷尊。
坐令铁衣扫虮虱,四海挟纩怀君恩。
送君春雨后,把袂暮云前。绿鬓同禁日,青袍共住年。
人言能拾紫,吾意在谈玄。汉苑长杨赋,吴门折柳篇。
才名时辈重,世俗宦情偏。梓里今垂绶,花岩昔问禅。
桥从乌鹊入,台是凤凰传。早晚贻瑶草,双鸿迟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