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桃树
唐代: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所有诗文
慰老僧病
明代:释函可
眼看几日春将至,向道残年病可哀。未到百龄何足虑,独怜彭祖已成灰。
春日香山竹枝词八首 其五
清代:王季珠
兼旬无雨各攒眉,世住高原我最知。不是桃花春水涨,竭池鱼又扭官私。
夜雨
明代:梁以壮
初秋雨不歇,云暗四围深。何处看天地,通宵独抱琴。
蛙声灯影入,鱼气瓦边沉。寂莫还如此,狂风讵到心。
用原韵酬姜仁夫兼柬董道卿四首 其一
明代:湛若水
我本增城子,家实在天山。持此观化意,遨游乎人间。
游居以一视,忙处有真閒。土木长兀兀,佩玉自珊珊。
涓流赴大海,星火势必然。寄语远游子,游心夙当还。
送慧上人之九顿岭 其四 送王监生以就试归浙未获荐仍赴太学
明代:刘崧
东吴乡贡昔多贤,太学诸生最少年。董子尚迟三策对,夏侯终见一经传。
宫花晴覆金河水,御柳春浮紫禁烟。遥想桥门冠带盛,时时听讲出宫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