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荔枝
明代:王恭
忆昔开元日,繁华御里看。玉环天上去,无复到长安。
香沁琼浆冷,红垂火剂团。九重思玉食,驰贡未应难。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所有诗文
宝陀寺
明代:李应诏
茫茫鹫岭水云赊,今古庄严大士家。槛外碧空垂法象,月明岛屿尽莲花。
白紵歌
宋代:谢翱
寄何梅生
清代:陈曾寿
独对梅花发,思君正此时。清宜高士传,瘦入四灵诗。
见月因怀友,焚香默课儿。閒情竟何属,黯澹写朱丝。
题慈云院双松亭
宋代:晁公为
和神释
明代:黄淳耀
我在天地间,肖貌则斯著。刀亡利可灭,我独无新故。
譬造土偶者,泥水相依附。泥溃复归土,曾闻昔人语。
今我与二子,假合为同处。我动尔岂知,尔行我仍住。
生灭一曙间,那复由气数。多君束缚我,遣作闲家具。
冰炭成哀乐,波澜生毁誉。如今弃不将,不待将不去。
猛虎在山林,独往无怖惧。至人如孩提,不学兼不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