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三首 其一

元代刘鹗

丧乱八九年,乾坤日流血。人心久不古,伦义悉磨灭。

豺虎在城市,生民半鱼鳖。张弓不得射,令我重鸣咽。

欲付之忘言,宁无愧司臬?

刘鹗

刘鹗

刘鹗()(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齐天乐

宋代姚云文

柳花引过横塘路,萦回曲蹊通圃。插槿编篱,挨梅砌石,次第海棠成坞。吟筇独拄。待寻访斜桥,水边窥户。已约青山,云深不碍客来处。
繁华阅人无数。问旧日平原,君还知否。啼鸟窗幽,昼阴春寂,慵因不如飞絮。匆匆燕语。似迎得春来,且留春住。惜取名花,一枝堪寄怀。

谒先伯父刚悯公专祠 其一

清代林朝崧

栗主重迎入旧祠,柳营兵马驻初移。十年俎豆惟家祭,百战功名剩口碑。

日照扶桑尘劫换,风飘大树将门衰。不堪回忆褒忠典,泪湿青山奠酒卮。

和施静观二十四夜写怀韵

明代俞泰

剪烛不成寐,幽怀坐转深。馀寒凭雪峭,多病阅年侵。

处世真如梦,逢人少会心。呼童频洗盏,狂量尚能禁。

洞霄宫

宋代苏轼

上帝高居悯世顽,故留琼馆在凡间。青山九锁不易到,作者七人相对闲。

庭下流泉翠蛟舞,洞中飞鼠白鸦翻。长松怪石宜霜鬓,不用金丹苦驻颜。

舟发雩都苦雨随缘成八首 其八

明代郭之奇

已恨愁来春欲痴,那堪思去雨犹疲。可怜百日思愁绪,迸与今宵春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