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忆秦娥·春酲薄

宋代刘克庄

春酲薄,梦中毬马豪如昨。豪如昨。月明横笛,晓寒吹角。
古来成败难描摸,而今却悔当时错。当时错,铁衣犹在,不堪重著。
赏析

  这首小令,毛晋汲古阁《宋六十名家词》本《后村别调》中题为《感旧》,它是对词人年轻时代一段生活的感怀。

  公元1218年(宋宁宗嘉定十一年),刘克庄出参江淮制置使李珏幕府。他到淮东后,见维扬(今扬州)兵不满数千,因而提出“抽减极边戍兵,使屯次边,以壮根本”,但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第二年春天,金兵果然乘虚而入,犯安濠,攻滁州,南宋朝野震动。刘克庄“在幕最久,得谤尤甚”。滁州围解之后,他就退出了幕府。小令所写的就是这一段生活。

  上片通过记梦引出对当年军幕生活的怀念。“酲”,意为病酒,即酒醒后神志不清有如患病的感觉。“毬”即球,又称鞠丸,是古代习武用具,以皮为之,中实以毛,或步或骑,足踏或杖击而争之。词人春酒微醉之后,进入了梦乡。在梦中他又在与战士们快马飞驰,争毬为戏;他仿佛又回到了军营,听到了明月下悠扬的笛声和晓寒中嘹亮的号角声。

  从“豪如昨”的自述里,大家不难想见词人当年在军中的豪迈英姿。正如他在《满江红》词中所写:“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这里写的也是当年的军幕生活,从中可以看出词人的文才武略,和他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正因为这样,他对那一段生活才如此怀念,以至心有所感,形诸于梦。

  下片因梦而感旧,表现了无限的感慨。古来成败是难于用言辞描述的,当年词人如果继续留在军中,很难说他就没有建立功勋的希望。然而他当时却一气之下退出了幕府。而今时光流逝,壮志难酬,不免生出“当时错”的悔恨之情。

  “铁衣犹在,不堪重著。”这种感慨是真切实在的。在上引《满江红》词中,词人也说:“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字里行间,流露出功业无成的伤感。

  刘克庄一生胸怀大志,盼望着恢复国家统一。他不止一次地表达了这一宏愿:“两河萧瑟憔狐兔,问当年祖生去后,有人来否”(《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贺新郎·实之三和有忧边之语走笔答之》),然而词人自己却一生坎坷:“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沁园春·梦孚若》)。南宋王朝也一天天腐朽下去,光复的希望日益渺茫,他只能“凄凉感旧,慷慨生哀”,这是他“却悔当时错”的原因,也正是这篇小令的主旨所在。

  刘克庄词,在艺术上豪放雄健,时有直露之病。前人说它壮语足以立懦,雄力足以排奡,又说它“直致近俗,学稼轩而不及者”(张炎《词源》)。这首小令感情豪迈,在表现手法上也不求曲折,而以平直见长,很能体现出他的词作的主要特色。但伤于直露,语无余意,下片又全以议论出之,削弱了词的形象性,这又是它的不足之处。

刘克庄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秋宵怀湖上

清代高鼎

萧疏树影过西墙,残月溶溶到草堂。秋景最清尤在夜,客居虽好总怀乡。

延青水榭吟诗舫,饮渌山庄斗酒场。一自孙卢蹂躏后,悲风燐火啸枯杨。

咏物体六十六首 其五十七 鸠

明代王世贞

眤眤春风墙外枝,怜晴诉雨立多时。可能如鹊巢谁补,幸不为鹰眼尚疑。

垂老厌扶青玉杖,微官犹恋白云司。长安耐有饥乌在,大可相将集凤池。

广五子篇 其三 濮阳李先芳

明代王世贞

伯承侠者雄,摛词何尔雅。芙蓉秀浊水,清芬自堪把。

往知在倾盖,携手即中野。四顾邈无俦,幽怀浩倾写。

行行愉江宰,悒悒谁与解。讼庭凉飔生,商歌和弥寡。

有志迫未竟,强为时人下。

送仲温先生还吴

明代沈铉

江城萧索西风起,行逢故人惊梦里。忧深自觉少容颜,食尽惟愁拙生理。

看君白发何由得,白发相逢更悲喜。笔力随年老愈深,诗思逼人鸣不已。

每呼石丈即低头,独宝《兰亭》夸□死。近来英气减前时,酒量仍非向来比。

从渠门第沸如羹,自保情怀澹如水。城南只友高书记,谢官归来接邻里。

交游散落苦无多,世事悠悠竟如此。明朝忍去别江头,枫叶苎花送行李。

送郭希吕

宋代陈傅良

我门闭重重,我径阻且深。
梅花独相依,聊以慰我心。
美人从何来,崎岖自幽寻。
亦於琢冰中,而和南风琴。
莱甲尚可羹,新蒭足同斟。
不如岁已华,归兴生霜砧。
欲别复少住,栖乌归月林。
客去鸟翾飞,落花满墙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