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行分韵得美字

元代李孝光

条风泛轻春,野碧润如雨。幽人有新怀,相携玩山水。

岩花既菲菲,溪石亦齿齿。意行无前期,适趣成坐起。

况兹豪俊姿,陶写出妙理。东山携妓游,风流未余美。

持杯劝松风,韶濩忽盈耳。归来乐未央,题诗寄幽绪。

李孝光

李孝光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寄湖西逸人

宋代释智圆

门掩翠层层,闲眠枕曲肱。
破篱冲晚浪,古屋漏秋灯。
月上招邻叟,诗成寄岳僧。
满朝簪组客,谁识醉腾腾。

某已被旨移蔡贼起旁郡未果进发今日上城部分民兵阅视战舰口号五首 其三

宋代韩驹

昨夜黄州得蜡书,老臣恨已解兵符。莫将箭污偷儿血,留与官家北射胡。

由港口放洋,望海上诸屿,寻台山来脉处,放歌

清代陈肇兴

鼓山如龙忽昂首,兜之不住复东走。走到沧海路已穷,翻身跳入冯夷宫。

之而鳞爪藏不得,散作海上青芙蓉。我从崱屴来,买棹归乡里。

小焉海潮生,百夫声齐起。掀碇转柁飞如龙,倏时已过山千重。

回头却顾船来处,天半屹立千高峰。鸾凤翱翔以下瞰,龙虎巃嵷而上冲。

黄牛白犬距其左,龟形鳖状肩相从。既连复断横复纵,如迎如送如拱揖,为狮为象为孩童。

纷纷到眼不暇给,谁复一一比拟工形容。我疑大海中有巨鳌足,首戴屃赑作山岳;

又疑巨灵伸左手,下捉蛟螭露筋肘。不然茫茫海水浩无岸,山根地脉亦中断;

何以不崩不坏洪涛中,蛛丝马迹相钩贯。穿过澎湖沟底来,一发螺纹都莫看;

荡云沃日浪如山,四大皆空天浩瀚。忽然万里川倒流,插天掉出鸡笼头,掷下五十二区神仙窟宅之瀛洲。

四季花长发,一年稻两收。秦皇汉武不能到,古来唯见白云浮。

圣朝声教讫日出,木公不敢私丹邱。唤取王母作图献,长列王会无时休。

我行十月台飓息,纤尘不动船夷犹。溯源竟委恣幽讨,终朝枯坐舵尾楼。

果然天吴海若不相负,驱遣百怪来双眸。朝看万峰夕千岭,一日十更行已周。

荡胸洗眼云水阔,斯行奇绝生平尤。会须觅得丹青手,图作乘风破浪游。

元夕过僧寺

清代胤禛

步入东林月满坛,逶迤曲径绕平栏。禅心清净尘心远,灯影幽微幡影寒。

香煮玉泉分茗椀,静依宝筏坐蒲团。庙堂不系偷闲客,得向宗门举话端。

过松湖闻熊氏往时有花圃特盛

明代刘崧

寂历松湖市,人家际水烟。平沙皆种树,枯港不通船。

旧隐真堪托,名园已盛传。青春花竹丽,载酒定何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