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观文忠公,四子皆超越。
仲也珠径寸,照夜光如月。
好诗真脱兔,下笔先落鹘。
知音如周郎,议论亦英发。
文章乃余事,学道探玄窟。
死为长白主,名字书绛阙。
(熙宁之末,仲纯父见仆于京城之东,曰:“吾梦道士持告身授吾曰:上帝命汝为长白山主,此何祥也?”明年,仲纯父没。)
伤心清颍尾,已伴白鸥没。
喜见三少年,俱有千里骨。
千里不难到,莫遣历块蹶。
临分出苦语,愿子书之笏。
仲也珠径寸,照夜光如月。
好诗真脱兔,下笔先落鹘。
知音如周郎,议论亦英发。
文章乃余事,学道探玄窟。
死为长白主,名字书绛阙。
(熙宁之末,仲纯父见仆于京城之东,曰:“吾梦道士持告身授吾曰:上帝命汝为长白山主,此何祥也?”明年,仲纯父没。)
伤心清颍尾,已伴白鸥没。
喜见三少年,俱有千里骨。
千里不难到,莫遣历块蹶。
临分出苦语,愿子书之笏。
赏析
文忠周郎皆为难得一遇的贤才,东坡以其自比,对其持激赏之意,无论是著文还是作诗,应如若同文忠周郎一般怀有真性情,此二人乃真正的性情中人。苏轼在《将至广州用过韵寄迈迨二子》也有言:“皇天遣出家,临老乃学道。”从中可见一生执着于道义,正是秉持了此种感情。同样,“知音如周郎,议论亦英发”常为后人称道,这个知音即指佳友,也许亦指数朝之后,他之欣赏周瑜“言论英发”的一文一武隔代知音。甚或有怀才不遇之感。
猜您喜欢
一雨新众绿,草木知来苏。荣滋欣满目,密筱连平芜。
负耒亲巡历,曲径行萦纡。栽竹补篱落,引泉通园厨。
花好当我槛,风凉快我躯。跣足豆棚下,溽暑倏然无。
即事多欣赏,歠茗同追呼。人生贵适意,意适情自娱。
何必慕富贵,金张与陶朱。匆匆扰扰间,终日奉驰驱。
堪嗤世上人,病此心不殊。我慕香山老,到处无嵚??。
利禄不营谋,权势不争趋。优悠居里道,歌舞园亭俱。
退老乐天年,清福人莫逾。本其能知足,平生多欢愉。
历数诗人中,惟公高且孤。举此示同调,岂以我为愚。
口中万吞吐,莫道一俗字。刍豢离喙唇,冰雪满牙齿。
身中百所为,亦莫涉一俗。但为鸾鹤翩,暮即云霞宿。
有斤不削人,有绳不直木。淤泥填大千,荷叶自柚绿。
从此戒尔后,慎莫蹈往覆。有如乖教言,断舌肘其足。
平生于国兮长于原壄。言语讷譅兮又无彊辅。浅智褊能兮闻见又寡。
数言便事兮见怨门下。王不察其长利兮卒见弃乎原壄。
伏念思过兮无可改者。群众成朋兮上浸以惑。巧佞在前兮贤者灭息。
尧舜圣已没兮孰为忠直?高山崔巍兮水流汤汤。
死日将至兮与麋鹿如坈。块兮鞠,当道宿,举世皆然兮余将谁告?
斥逐鸿鹄兮近习鸱枭,斩伐橘柚兮列树苦桃。便娟之修竹兮寄生乎江潭。
上葳蕤而防露兮下泠泠而来风。孰知其不合兮若竹柏之异心。
往者不可及兮来者不可待。悠悠苍天兮莫我振理。
窃怨君之不寤兮吾独死而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