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丑厮诗

宋代苏轼

刘生望都民,病羸寄空窑。
有子曰丑厮,十二行操瓢。
墦间得馀粒,雪中拾堕樵。
饥饱共生死,水火同焚漂。
病翁恃一褐,度此积雪宵。
哀哉二暴客,掣去如饥鸮。
翁既死于寒,客亦易此龆。
崎岖走亭长,不惮雪径遥。
我仇祝与苑,物色同遮邀。
行路为出涕,二客竟就枭。
譊譊诉我庭,慷慨惊吾僚。
曰此可名寄,追配郴之荛。
恨我非柳子,击节为尔谣。
官赐二万钱,无家可归娇。
为媾他日妇,婉然初垂髫。
洗沐作小史,裹头束其腰。
笔砚耕学苑,戈矛战天骄。
壮大随所好,忠孝福可徼。
相国有折胁,封侯或吹箫。
人事岂易料,勿轻此僬侥。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锦州道中

清代弘历

筑场纳稼野村閒,羽盖逶迤展谒还。七萃翘心指帝里,万年愉色奉慈颜。

潦澄急水将慢水,秋老松山复杏山。尽是开基用武地,时平益切守成艰。

入邑问炊中云招王希圣起龙三首 其三

宋代许月卿

箪瓢不改乃真豪,之子胸中志自高。本自无官彭泽柳,不知何世武陵桃。

窗前草色勤钻仰,堂上萱丛敬抑搔。好向中庸看未发,养成和气盎春醪。

鹊桥仙(七夕)

宋代陈三聘

银潢仙仗,离多会少,朝暮世情休妒。夜深风露洒然秋,又莫是、轻分泪雨。
云收雾散,漏残更尽,遥想双星情绪。凭谁批敕诉天公,待留住、今宵休去。

夏日过延平曾徐二郡伯邀游凌虚阁陪杨少府时杨谪居将乐

明代林大春

高阁凌云云欲低,下有百尺凌云梯。大夫登高并能赋,兴来我亦同攀跻。

为乘风雨留长夏,游陪况复行吟者。江涛满地雪山来,人语遥从半空下。

空中此会意何如,主人不减魏应徐。梅福尚为南昌尉,河上张骞空使车。

千山日暮景奇绝,呵雨问天呼明月。明月不至海天空,把酒听歌思飞越。

清歌宛转变秦声,倚剑西临怀玉京。人生奔走真何事,关山戎马纷纵横。

诸君尽是东南美,干将莫邪气相似。龙光此日会重逢,燕颔何当报天子。

君不见,范生寒,折齿摺胁西入关。丈夫封侯自有时,岂必长滞江潭间。

沁园春 同诸嫂斗马吊戏作

清代刘琬怀

净几明窗,吊谱频翻,南唐韵长。每秋宵庭畔,悄闻叶落,春风座上,围试茶香。

蝴蝶双飞,麒麟独获,顷散仙花佛顶光。无言处、沉吟计算,次第移庄。

岂同庐雉清狂。更不比、弹棋生杀忙。爱珠帘倒卷,天然趣美,龙门乍跃,夺锦飞扬。

拖逗间情,展舒逸兴,多谢湘兰曾细商。循环久,将牙签检点,且作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