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舟感怀 其二
清代:易顺鼎
火维朱鸟在南窗,蜗角称兵有旧邦。空慕班超探虎穴,岂知项羽走乌江。
六州错铸金瓯缺,一局棋枯玉斗撞。且自全躯保妻子,资多终得拥旌幢。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所有诗文
齐。小儿执烛
唐代:孙元晏
寄怀若水上人 其二
清代:李锴
不碍荒江曲,题诗杖竹筇。乡心三户水,秋色六朝松。
梦幻能无著,虚空定所从。沃洲山路塞,缘汝见孤踪。
华亭金藻休宁汪循上海张澡诸友枉顾定山且索一言于其别诗以道意 其一
明代:庄昶
庭草真传到晦翁,无端万紫与千红。可知肝胆朱门学,不在经书传注中。
苏堤
明代:陈良贵
晚风吹柳拂堤匀,人去堤空草自春。潭月尚留方外趣,湘裙谁咏景中人。
茅椒山拥青螺髻,?窱烟迷渌水滨。却笑樊笼双短鬓,几能来此濯氛尘。
和郑廷纲除夕感怀
明代:章懋
满城箫鼓乐无央,共说明朝是孟阳。却笑流年成老大,讵堪随众厕班行。
厌闻爆竹除残岁,谩对梅花忆故乡。何日得偿林下愿,簿书鞅掌任渠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