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基
宋代:李觏
堂前一级似阶墀,无石无砖只旧基。泥饰顷因年节近,蹋崩唯是客行时。
谁曾罗袜双来上,多谢苍苔久不离。从此便成贫景致,竹帘垂处最相宜。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所有诗文
东行巡屯诗四首 其一
清代:成书
经年困道路,此日复东行。为校军台政,来巡屯籍氓。
秋风吹旷野,夕照下边城。万里逢摇落,凭高无限情。
代内赠别二首 其二
明代:孙蕡
君不行兮夷犹,长风飒飒林木秋。岁云暮矣白日晚,君之行也不可以久留。
山川悠悠靡终极,独立空闺长叹息。临歧不得逐行踪,别后相思复何益。
水中摸月那得轮,镜中照影那得真。百年长是远离别,魂梦相逢那得亲。
十喻诗五首 其三 灵空诗
南北朝:萧衍
物情异所异,世心同所同。状如薪遇火,亦似草行风。
迷惑三界里,颠倒六趣中。五爱性洞远,十相法灵冲。
皆从妄所妄,无非空对空。
芳桂堂
元代:凌云翰
大书芳桂揭高堂,甚似燕山窦十郎。会见五枝承雨露,应知独秀饱风霜。
种槐庭外宁无地,栽柳门前自有庄。秪用一经勤教子,嬴金未必胜天香。
三皓与黎养真瑞鸾黄慎斋民准吴藤川纯
明代:湛若水
养真慎斋与藤川,三皓同时及我门。八十头颅事事真,老来赤子心还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