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唐代杜甫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夏天 写景 组诗
赏析

  这一首《漫兴》是写初夏的景色。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景中状物,而景物相间相融,各得其妙。

  诗中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初夏风景图:漫天飞舞的杨花撒落在小径上,好像铺上了一层白毡;而溪水中片片青绿的荷叶点染其间,又好像层叠在水面上的圆圆青钱。诗人掉转目光,忽然发现:那一只只幼雉隐伏在竹丛笋根旁边,真不易为人所见。那岸边沙滩上,小凫雏们亲昵地偎依在母凫身边安然入睡。首句中的“糁径”,是形容杨花纷散落于路面,词语精炼而富有形象感。第二句中的“点”、“叠”二词,把荷叶在溪水中的状态写得十分生动传神,使全句活了起来。后两句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说它“微寓萧寂怜儿之感”,我们从全诗看,“微寓萧寂”或许有之,“怜儿”之感,则未免过于深求。

  这四句诗,一句一景,字面看似乎是各自独立的,一句诗一幅画面;而联系在一起,就构成了初夏郊野的自然景观。细致的观察描绘,透露出作者漫步林溪间时对初夏美妙自然景物的留连欣赏的心情,闲静之中,微寓客居异地的萧寂之感。这四句如截取七律中间二联,双双皆对,又能针脚细密,前后照应。起两句明写杨花、青荷,已寓林间溪边之意,后两句则摹写雉子、凫雏,但也俱在林中沙上。前后关照,互相映衬,于散漫中浑成一体。这首诗刻画细腻逼真,语言通俗生动,意境清新隽永,而又充满深挚淳厚的生活情趣。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阳江墟

当代陈振家

荷担挑笼各在肩,尘沙人影散街边。山肴野簌档鳞次,猪崽鹅苗摊错连。

卖粿小娘腰系子,阉鸡老汉嘴叼烟。货如流水人如鲫,细扫山乡入韵篇。

怀仙诗寄唐美卿于三山

明代李云龙

曾随鹤驭去,云外挟飞仙。玉袂一为别,金镳遂杳然。

青鸾书不达,弱水棹难前。空结游仙梦,三山何处边。

广教不厌亭

宋代释居简

眼挂层峦醉益青,旋疑身是出山云。一泉一石忘情地,都作鸿沟与俗分。

题何季玉香积厨

明代陈守一

居士解逃禅,行厨傍竹边。炉分煨芋火,窗泛煮茶烟。

施鸟损残供,留僧结净缘。百年持此戒,终不忍烹鲜。

山行 其二

宋代方岳

吾州固多士,霞佩相上下。懿哉考亭老,伊洛与并驾。

清庙荐鼎彝,黄琮加缫藉。遂令晋之鄙,嗜学如嗜炙。

岂徒挟老笔,秋风趁雄跨。奇文吐寒芒,明月夜相射。

要当抱遗经,与帝陈广厦。平津二三策,夫我则不暇。

士以器识先,兰鲍在所化。行矣其勉旃,勿为子虚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