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谏院题名记

宋代司马光

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於工商,无不得谏者。汉兴以来,始置官。
  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於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常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汲於名者,犹汲汲於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
  天禧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庆历中,钱君始书其名於版,光恐久而漫灭。嘉祐八年,刻於石。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呜呼!可不惧哉!
赏析

  本文论述了谏官的职责与重要性。作者认为向皇帝进谏是很重要的事情,所以要设立谏官。因为谏官的责任重大,为此官者必须谨慎和忠诚,还要将谏官的名字刻在石上让当时和后来的人监督。

  体现了作者敢于直谏,不阿谀奉承;举忠斥奸,不为身谋的精神。在《谏院题名记》中,他要求做谏官的“当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吁名者,犹汲吁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他曾经说自己平生所作所为,没有一件事是不能对人讲的。他廉洁奉公、以节俭为乐的品德更是一直被众传颂。

司马光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楼与善寺丞挽诗二首

宋代释宝昙

半世功名在,谁为磊落人。
上方怜我直,公亦爱吾身。
一笑知天近,频年厌马尘。
把麾江上去,得与客星邻。

舟中

明代林光

边江不省是何村,老树交加绿绕门。万点山尖偏入画,老夫篷底正开樽。

摇风欲借芭蕉扇,坐我思寻若竹根。更买江鱼消晚醉,鸾刀飞鲙水晶盆。

送人归京师

明代袁华

秦淮水落大江奔,西溯兰舟海上村。柳色晓浓鳷鹊观,棣花春韡脊令原。

紫髯上将初分阃,白发慈亲政倚门。归向高堂躬定省,对床风雨拟重论。

舟次湖口追忆任明府

宋代李石

重来又十年,山水故凄然。
独雁仍为旅,双凫已作仙。
浊流分蜀派,青色聚淮烟。
石上罾鱼者,犹言县令贤。

上之回

明代刘绩

上之回,神灵祐。震金声,擂天鼓。白旄麾,赤炽举。月支拜跽老上舞。

宣皇威,振虎旅。大臣八柱为君辅。敷文教,沛泽下。

雉来越裳,熬献西旅。玉烛载调,金镜朗烛。笃我懿亲,禦彼外侮。

弭五兵,正九扈。百谷登,民安堵。觞九酝,献万寿。提乾纲,结坤纽。

御金轮,运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