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四韵十六首 其七

宋代张伯端

要知产药川源处,只在西南是本乡。铅遇癸生须急采,金逢望远不堪尝。

送归土釜牢封闭,次入流珠厮配当。药重一斤须二八,调停火候托阴阳。

张伯端

张伯端

张伯端(公元983年— 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为: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洞宾、纯佑帝君刘海蟾、辅极帝君王重阳)。张伯端真人之师为刘海蟾,桂林刘仲远真人系张伯端真人所度化。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

唐代白居易

翰林江左日,员外剑南时。不得高官职,仍逢苦乱离。
暮年逋客恨,浮世谪仙悲。吟咏留千古,声名动四夷。
文场供秀句,乐府待新词。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

壬寅二月八日偕侍御刘朋节游月河寺联句 其二

明代江源

久坐禅亭既午晴,一尘不到谷风轻。花连曲槛饶春色,泉落长桥泻玉声。

御史有诗赓既醉,省郎无颂献河清。人生处处皆吾舍,贾岛何须却望并。

彦文携玉友见过出示致道小诗因次其韵 其一

宋代赵鼎

一壶春色玉生光,最爱霏霏绕鼻香。浅醉不禁衣袖冷,幽林风雨夜苍凉。

有感今昔二首

宋代范成大

飘风骤雨谩惊春,扫荡何烦臂屈伸。
天识不衷宜不恕,神歆非类即非仁。
休雠地下枯鱼骨,且斗尊前健犊身。
静看可怜还可笑,香山宁是幸灾人?

寄翰林编脩龚良器

明代杨荣

我忆初年在闾里,於尔严君重交谊。坐论夜雨碧窗前,醉舞春风落花里。

盟心托好真忘年,往来出入相后先。情深直拟金兰契,意厚宁如胶漆坚。

一从辞家上天阙,平步云衢依日月。只今已是三十春,两地相看鬓成雪。

自惭碌碌衰懒馀,君恩未报将何如。故山迢递隔江海,飞雁不带南来书。

玉堂退直重相忆,几度逢人问消息。光荣已喜沐恩封,老大偏怜少筋力。

翻思昔日辞家时,尔生数月方孩提。沧波东去白日逝,门墙桃李皆成蹊。

向来大比属庚戌,喜尔翩然应时出。策名飞步冠群英,馀子纷纷孰能匹。

词垣三载承宠光,御敕恩颁增焜煌。银章紫绶贵尊甫,霞帔珠冠荣北堂。

人生际遇有如此,莫遣光阴枉抛弃。寻常昼锦不足誇,远大勋名且须冀。

由来学问无终穷,好将经史精磨砻。促装更嘱来京早,摩挲老眼看腾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