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洞谒先生祠堂呈李梦开教授是日李入洞讲书

宋代陈文蔚

先师紫阳翁,雅爱穷幽微。前贤有遗迹,所至皆发挥。

千古庐山高,白鹿遇亦希。何人实经始,閟藏启天机。

临流勘书台,隐然钓鱼矶。圣朝始加贲,泉石生光辉。

榛莽百年中,潜长虎豹威。衣冠固不论,樵牧亦寥稀。

今昔有显晦,山川无是非。先生适剖竹,按图重歔欷。

斩荆得遗址,涧绕山合围。买田敞堂塾,岂将终遁肥。

学子共栖集,相与咏而归。继圣讲绝学,咳唾落珠玑。

此理忽森著,鱼鸢真跃飞。小子恨晚遇,讲席吊及依。

升堂拜遗像,泫然涕沾衣。幸今主盟人,高识可与几。

光风霁月意,端欲贤圣希。时来一讲订,诸生佩弦韦。

超然此会意,规范喜无违。徘徊不忍去,暮宿留山扉。

因极昔游处,恍如身泗沂。矧复洞中友,进步方騑騑。

永矢忘世味,来食此山薇。

陈文蔚

陈文蔚

陈文蔚(约公元1210年前后在世)字才卿,上饶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泰初前后在世。师事朱熹。尝举进士。庆元中,(1198)馆于朱熹家,课其诸孙。又讲读铅山。端平二年,(1235)都省言其所作尚书类编,有益治道,诏补迪功郎。学者称克斋先生。文蔚著有克斋集十七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次邓州界

唐代韩愈

潮阳南去倍长沙,恋阙那堪又忆家。心讶愁来惟贮火,
眼知别后自添花。商颜暮雪逢人少,邓鄙春泥见驿赊。
早晚王师收海岳,普将雷雨发萌芽。

咏傅岩监祠

唐代梁载言

闻道监中霤,初言是大祠。很傍索传马,偬动出安徽。
卫司无帟幕,供膳乏鲜肥。形容消瘦尽,空往复空归。

赋得锤峰落照

清代弘历

一柱标云汉,千峰最上层。亭亭明夕照,煜煜蔚霞蒸。

落景连空翠,腾光入碧澄。西崖翻直影,东户引閒凭。

何必忧骚客,端宜悟苾僧。送将朱鸟隐,挂得玉蟾升。

逸趣发菁藻,馀辉带绛缯。神锤工体物,惟是圣人能。

七夕次韵仲至

宋代韩淲

钩月迷云殢柳梢,雷声收雨转晴宵。从教冠盖填京国,得似儿童绕市桥。

玉漏沈沈传底恨,银河耿耿泻无聊。政须百巧从天乞,懒和闲吟听夜潮。

自君之去矣三首 其二

明代郑惟广

自君之去矣,春草迷江路。思君如流水,一别经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