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竹林深处因赠拙归居士

明代王恭

深林霁初霭,氤氲逗萝径。烦熇遍朱火,爱此山中静。

拂石云共眠,横琴鸟皆听。神閒境自玄,物澹心逾迥。

超然维摩居,水月初见性。行苦人未归,岩栖独清净。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吊梅二首 其一

宋代周紫芝

飞尽江南泣雨枝,韵高犹共雨相宜。洗妆只有唇红在,也胜桃花好面皮。

山居 其一

明代王邦畿

晓起竹林青,凭高一草亭。文禽多慧语,选石半奇形。

井水浇牙菜,山花插胆瓶。东篱新甲坼,朝日未全经。

题邓弥之白香亭诗稿 其十四

清代许振祎

雨丝风絮黯平台,此别分襟更可哀。目极天涯孤客返,梦悬江表尺书来。

苦怀未忍从深诉,慰语重游约后回。白发故交寥落尽,不禁清泪湿苍苔。

九月五日重至万山观观主宗贵兄留宿东明楼上

明代程敏政

不到琳宫已十年,小楼吟榻尚依然。云拖山色横窗下,风送溪声落枕边。

何处有方堪却老,秋来多病不成眠。眼中幸对纯阳子,手拨垆薰讲洞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