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闻樵歌
明代:王恭
樵歌何处响,迢递白云深。袅袅潭边起,萧萧空外音。
何须谐律吕,即此是讴吟。却厌青楼曲,商音摅暮林。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所有诗文
哭邵均衡二首,甲戌稿 其一
明代:钟芳
谊交三十载,夷险实同途。命薄时终蹇,人亡道益孤。
伟材名宪识,归榇稚儿扶。一片伤心泪,频挥眼欲枯。
闻雨
唐代:张说
寄南台治书廉公亮
元代:宋褧
五花骢马拥旌幢,霜气横秋肃楚江。钟阜秦淮日来往,光辉应照旧书窗。
弟玮来奔父丧写忧四首 其三
元代:黄玠
孝养岂有足,促促岁月驶。承欢顺颜色,万一有不至。
靖言念前非,良悔亦已迟。更敢责后人,聊使后人知。
九月三日奉天门早朝得赐宝镪
明代:董纪
香蔼天门卫仗閒,例随鹓鹭入朝班。侍仪引进名初奏,给事传宣赏就颁。
宫扇受风开雉尾,衮衣耀日动龙颜。腐儒何幸遭明圣,得预观光禁阙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