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济龙门渡因访高慢士

明代王恭

向夕龙门渡,风潮半落霞。暂停游子棹,得访故人家。

浦口鱼罾近,津头酒幔斜。踟蹰那忍去,乘月涉江沙。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须江暮春杂题三首 其一

宋代周紫芝

三月阴晴江上天,江花落尽水平川。红蚕老去桑垂椹,黄鸟飞来柳扑绵。

千里心常悬梦里,十分春总在愁边。时时更谢苏司业,乞与杖头沽酒钱。

顿脱所疑偈

宋代释德洪

灵云一见不再见,红白枝枝不著华。叵耐钓鱼船上客,却来平地摝鱼虾。

邀友人胡舜咨姚晋道刘庸道北郊夜坐

明代乌斯道

美人集江郊,圆月湛秋夕。天阔星宿繁,地迥鸡犬寂。

供具虽不殷,各取意所适。抽辞托卮匜,燕坐更几席。

既尽遐迩怀,复有新故益。凉风激庭柯,澄波照林石。

零露不作寒,层霄愈凝碧。缅思江海内,轩盖相驰激。

酬酢过为欢,友道谅匪得。

秋晓

清代戴亨

短杖策晨露,高天过塞鸿。孤云宿危石,幽草生凉风。

秋色既如此,暮怀相与同。徘徊无尽意,举首望长空。

春日卧病柬高仲显一首

明代童轩

红桃始破颜,绿杨已堪把。想应城南道,日日多车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