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寺避暑
明代:王恭
溪口长藤半落花,绀园开士具袈裟。林端香度禅扉净,谷里云归鸟道斜。
冰簟临风开白榻,玉盘贮水割甘瓜。坐来心境微凉夕,更喜山童解煮茶。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所有诗文
慰柳中丞失宠二首 其一
明代:苏仲
几斛明珠买笑休,百年遗恨水东流。魂归落日阳台路,泪洒西风燕子楼。
鸾镜不开虚白昼,花钿留得照清秋。丈夫志气横天地,一笑长歌万恨收。
超禅人持钵
宋代:释崇岳
至龙江关望京
明代:倪岳
一江晴涨风烟合,万里春山紫翠浮。虎踞龙蟠皆旧迹,雨香云淡足新游。
扁舟且为留行色,尊酒凭将洗别愁。二十年前曾着眼,不知犹识旧吾不。
越裳一首
明代:黄省曾
越裳泛碧海,白雉充皇家。四宾果何来,礼乐在中华。
帝迹贵齐贯,凋残那可誇。
分韵得一字饯别张彦昌赴豫章
明代:刘崧
君行赴豫章,燕饯在兹日。短剑出匣双,轻舟泛江一。
峡深霜猿苦,天阔云雁集。酒尽不成欢,南瞻恍如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