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路 戏咏汤婆子

清代赵熙

贮红浪。任布衾似铁,心头春涨。论身材稳过铛形,锡制巧镕金匠。

燕玉也知情,自占这头,尽它心赏。壶公样。到五更、相偎忘了天亮。

笑我浑疑京邸,傍绣枕,新移火炕。是乡堪老,慎漏泄、夜情摇荡。

东风到,新恩便夺,已过一冬无恙。梅花帐者温存,青奴休想。

赵熙

赵熙

赵熙(1867——1948),字尧生、号香宋,四川荣县人。蜀中五老七贤之一,世称“晚清第一词人”。他“工诗,善书,间亦作画。诗篇援笔立就,风调冠绝一时。偶撰戏词,传播妇孺之口”,蜀传有“家有赵翁书,斯人才不俗”之谚。光绪十八年(25岁)高中进士,殿试列二等,选翰林院庶吉士。次年,应保和殿大考,名列一等,授翰林院国史馆编修,转官监察御史。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醉垂鞭(钱塘送祖择之·般涉调)

宋代张先

酒面滟金鱼。吴娃唱。吴潮上。玉殿白麻书。待君归后除。
勾留风月好。平湖晓。翠峰孤。此景出关无。西州空画图。

塞上宿野寺

唐代雍陶

塞上蕃僧老,天寒疾上关。远烟平似水,高树暗如山。
去马朝常急,行人夜始闲。更深听刁斗,时到磬声间。

赠元运使

宋代王之望

使节东来炯绣衣,蒙泉景色动旌旗。
官曹传檄清风肃,老稚随车淑气移。
赵日可能兼畏爱,苏夫那复间公私。
鴒原更遇蓬瀛客,好驻幨帷十日期。

以韵和味三叔祖四首 其三

清代祝廷华

四郊多垒风声急,万里同云月色迟。卧榻鱼龙惊变化,旧都陵谷叹迁移。

骚人废寝毫挥手,侠士图功剑拄颐。高唱大江东去曲,髯苏当日亦忧时。

驾循引谚

魏晋佚名

射的白。斛米百。射的玄斛米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