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寺和苏轼韵

清代弘历

江晓风始息,山芳春未阑。江山有佳致,助我寻清欢。

三诏别隐士,万骑拥材官。舍舟而遵陆,快控青骢鞍。

左右绿麦畦,曲折朱木栏。比日多舟居,乘马意为宽。

南仰峰嵂嶊,北俯波渺漫。寻筏步初地,参幡标刹竿。

涌出宇写莲,蹲来石貌羱。蒲牢传天监,年月精镌钻。

其西踞算峰,卧龙筹阿瞒。其东接象岭,锁钥壮雄观。

六朝此割据,训练列卒团。萧梁更佞佛,云益功德澜。

长廊扶?嶪,拾级暂游盘。居然得所思,古殿犹善完。

猊鼎喷都梁,鲸幡剪绮纨。庄严获福果,俗僧多诞谩。

天人下山节,云中翔且跚。忽为骖者龙,忽为翥者鸾。

如梦幻泡影,一语真不刊。小阁冠峰顶,拂拂天风寒。

长烟一空碧,骋目穷江干。卫公柏何在,空传枝屈蟠。

更闻葬舍利,七粒已出棺。当时颇树党,布金徒致叹。

地下遇董狐,应悔迹未刓。东坡诗中仙,五字留吟安。

豪气驱雄才,力敌扶摇抟。倚韵成长篇,非欲为其难。

梅花率已发,梅子何时酸。重来应首夏,无何一指弹。

猜您喜欢

寄赞上人

唐代杜甫

一昨陪锡杖,卜邻南山幽。年侵腰脚衰,未便阴崖秋。
重冈北面起,竟日阳光留。茅屋买兼土,斯焉心所求。
近闻西枝西,有谷杉黍稠。亭午颇和暖,石田又足收。
当期塞雨干,宿昔齿疾瘳。裴回虎穴上,面势龙泓头。
柴荆具茶茗,径路通林丘。与子成二老,来往亦风流。

游石鼓次柯德初韵

宋代程洵

簿书尘涴人,高士莫肯顾。我穷敢言高,糊口随所遇。

一遭猿鹤嗔,讵能虫鱼注。读礼尺不盈,披易体忘互。

案惟朱墨尘,吏执符移付。催科本虽拙,勉强亦备数。

有时迅檄来,又办走长路。名山谩在眼,俗驾不容驻。

兹游岂无意,发兴亦已屡。心知江山奇,远目当与寓。

冠裳裹病躯,汲汲忘旦暮。今日复何日,从君举幽步。

柳深尚藏乌,水浅可立鹭。离离网举鱼,隐隐舟横渡。

登临得胜地,一览万景聚。况远城市喧,无复尘埃污。

六籍烂星罗,百氏纷云布。窗虚明照人,几净寒生雾。

仰止夫子堂,敬诵昌黎句。文章何足言,道义有真趣。

由来重儒学,所贵通世务。恨我拙且迂,浪奉先生屦。

明朝九衢尘,回道迹已故。重来定何时,诗就发如素。

题戴武库山水图歌

明代刘溥

长笑司马迁,足迹半天下。
天下区区只九州,何乃中涂便回驾。
昆仑拔地撑九天,地脉四走瓜蔓延。
星分棋布耸乔岳,千里万里相钩连。
元气胚浑异南北,荒服之外何茫然。
天山冷断黑楼雪,海国瘴隔苍梧烟。
大江西来汇百川,黄河触裂蛟龙渊。
长风吹涛卷高雾,扶桑咫尺眉睫边。
周王八骏不足贵,蹀躞弄影瑶池前。
何不驾飚轮,望八极,手握斗柄云中旋。
仙人骖紫鸾,一去不复返。
浩荡千古怀,尧舜事已远。
不如高卧读书楼,采芳摘秀春复秋。
六经为山道为海,稷禼伊傅期同游。
手掖疲癃登寿域,熙熙皞皞无时休。
况君少年饱经济,直上天门朝冕旒。
昔人文势君可敌,昔人事业君须惜。
吐我胸中五色奇,醉倚秋云写寒碧。

和傅侍郎至临漳感旧十咏

宋代陈淳

阳复东郊雨阁丝,欢迎父老拥车随。
竞传碧眼朱颜在,宛若当年剖竹时。

挽卜怜吉歹河南王

元代陈益稷

哲人萎矣栋梁倾,回首西风涕暗零。三世功名今古史,百年过客短长亭。

手扶红日名犹在,身就黄粱梦不醒。记取汾阳旧勋业,紫薇留种继芳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