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寺避暑望雨作戏效玉川子体

明代杨循吉

山中日日望雨至,立向山头看云气。
今朝且喜雨果来,阴云成片当天坠。
云之来兮奇且特,有如推山而至遮尽半天黑。
黑云上有白云行,白白黑黑兮重复轻。
不知黑云是风白是雨,白云多处先沾注。
云中雨脚略可观,数条当天大如柱。
此云先自北方起汗漫,只谓太湖中来返头看。
忽然风自东向来,却把西方之云尽吹散。
众人观者都言苦,日日望雨又不雨。
幸得一片云,推来自天北。
须臾变作大云,有黑亦有白。
令人观之恐怖生,若要作雨不如此不得。
雨未至兮雷先鸣,惊人不须用多,只一声魈肝鬼胆不知在
何处,世上亦有奸人立不住。
树头萧萧风作闹,如今却是雨真到。
吾且闭门高坐看汝落,落到三日五日也不恶。
猜您喜欢

感事二首 其二

宋代张耒

自古衣食勤,物生无时閒。春耕望时雨,厚土常苦乾。

举头呼天公,天远安得闻。幸此中夜雨,潇潇洒中田。

天人两异情,相值良独难。水旱与丰年,由来皆偶然。

愚夫苦多怨,智士即而安。我歌宁独此,万事一嗟叹。

麦花

宋代董嗣杲

轻花细细复猗猗,何止青荧秀两枝。万顷雪光抽夏日,一天翠浪弄秋时。

暖风覆野看摇燕,晨气笼晴想韵鹂。有实可祈催食麨,昼长村疃不攒眉。

水调歌头·帆腹饱天际

宋代葛郯

帆腹饱天际,树发渺云头。翠光千顷,为谁来去为谁留。疑是吴宫西子,淡扫修眉一抹,妆罢玉奁秋。中流送行客,却立望层楼。风色变,堤草乱,浪花愁。跳珠翻墨,轰雷掣电几时收。应是阳侯薄相,催我胸中锦绣,清唱和鸣鸥。残霞似相贷,一缕媚汀洲。

息斋双竹图

元代王冕

李侯画竹真是竹,气韵不下湖州牧。墨波翻倒徂徕山,笔锋移出筼筜谷。

千竿万竿清影远,百丈十丈意自足。就中分取一两枝,别是山阴潇洒族。

疏梢飒飒凤尾颤,修干隐隐虬龙伏。凭轩忽若秋风来,坐使旁人脱尘俗。

我生爱竹太僻酷,十载狂歌问淇澳。归来不得翠琅玕,听雨冷眠溪上绿。

而今已断那时想,见景何曾动心目。便欲为君真致之,相对空窗慰幽独。

次韵朱本初访李溉之学士不遇

元代虞集

城南城北煖尘飞,伐木相求苦未归。吟到碧桃还细雨,行寻芳草又斜晖。

绮窗綵笔题诗遍,斗帐沈香入袖微。共载小车胜上马,重游莫待晓红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