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 其四

清代陈方恪

閒醉罢,归去满鞋霜。门馆春灯迷曲社,石桥烟月照牌坊。

行迹祗凄凉。

陈方恪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莫方伯子良与子云卿追饯松江道中留赠

明代王世贞

小舫飞觞不厌频,交情父子更谁真。青云未晓弹冠意,明月元多按剑人。

总是众知龙卧稳,也还身睹凤毛新。临岐一扇书双美,此日难教谢傅论。

题秦岭

唐代欧阳詹

南下斯须隔帝乡,北行一步掩南方。
悠悠烟景两边意,蜀客秦人各断肠。

蜀道难送王震甫之临邛省刺史兄

明代徐熥

蜀道本是蚕丛域,古来元不通中国。秦帝金牛计太奇,五丁费尽开山力。

鬼斧神功山为开,悬崖绝壁真奇哉。滟滪瞿塘水势猛,波流日夜声喧豗。

中有畏途称剑阁,羊肠鸟道山形恶。天梯石栈度偏难,鬼见为愁蛇为却。

猿狖呼群接臂行,山魈野魅作人声。愁云惨淡日无色,行人此际难为情。

蜀道之难已如此,临邛险恶尤无比。风俗由来似吐番,州城半绕平羌水。

君家伯氏贤大夫,五马蹀躞专城居。几度经过九折阪,宁为叱驭无回车。

闽蜀山川何隔越,寻兄万里堪愁绝。匕首长飞象耳云,马头几看峨眉月。

于今西北正烽烟,羌笛胡笳听惨然。中宵起坐肠空断,客路思家泪欲连。

蜀道之难应莫叹,长途惟有加餐饭。鹡鸰原上正相思,劝君休起乡关恨。

台山杂咏五首 其三

金朝元好问

一国春风帝子家,绿云晴雪间红霞。香绵稳藉僧溪草,蜀锦惊看佛钵花。

白羽扇二首 其一

宋代王质

昔卧隆中今渭湄,真龙长御快风飞。出关吹碎儿郎胆,安用军师更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