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彦通

元代刘因

青刍白饭思悠然,灯火山亭暮雨前。不意相思浑百里,直教一别动经年。

久甘分席樵夫下,敢望过门长者先。自是烟霞爱招客,可无佳句助清妍。

刘因

刘因

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 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汲达摩泉

明代庞嵩

曹溪未演传衣法,越井何因卓锡来。山下有泉应自汲,静而清处是灵胎。

雅宜山在城西五十里有德庆庵在其下穹窿山福顺寺长老绍尧翁作诗取以雅宜为号求诗

宋代陆文圭

雅宜山低一拳石,气压华嵩千丈碧。不论城市与林丘,爱山例是诗人癖。

寒泉修竹苍崖底,青山解与高人语。花落猿吟总是机,举似山僧尽成句。

山僧来献诗人号,百种不如山色好。德庆禅床明月夜,馆娃人海红尘晓。

我知山心雅好静,荦确不容车马造。草堂宜雨又宜晴,藜杖芒鞋时一到。

下岩避暑留题

宋代杨迈

古寺重来兴转添,舟中午暑正炎炎。野僧引客登山阁,稚子穿云映水帘。

热得清凉身暂健,老便闲静意难厌。人间劫火方撩乱,法雨如何为普沾。

晚出过邻家小酌

明代沈周

两旬方一出,门外事纷拿。鱼促春波浅,鸟争林日斜。

老夫倾竹叶,稚子捉杨花。小坐聊乘兴,犹堪感物华。

十六字令 别意

明代徐石麒

将进酒,长歌驻短亭。闲停拍,双泪落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