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元九院长自江陵见寄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所有诗文
夜坐
唐代:张说
张允迪出示方清老诗用韵简之
宋代:程洵
十里五里聊幽寻,远山近山相对阴。烟云变态晚逾好,竹树葱苍秋未深。
故人见我喜欲舞,倚杖共看鸦投林。呼儿秉烛语清夜,烱烱君应识此心。
题宁靖王斋壁
清代:沈光文
修得一间屋,坐来身与閒。夜深常听月,门闭好留山。
但得羁栖意,无嗟世路艰。天人应共仰,愧我学题蛮。
长夏闭关散发高卧吟诵之暇时或焚香鼓琴殊有羲皇之适信笔六首 其四
明代:胡应麟
尼父六经日诵,邺侯四部时开。领取千秋万世,从他九棘三槐。
奉次舆浦王公冬至前二日韵
明代:湛若水
剥馀天亦复,天地讵无心。独观剥复几,千载逢知音。
流行与充塞,浑沦曷升沈?此事无声臭,茫茫何处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