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暮寄山中人

明代王恭

水国催寒早,霜风几夜砧。怀君隐居处,落叶乱山深。

野鸟无遗迹,孤云不系心。悬知灯火夕,闲坐听猿吟。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月夜闻琵琶声有感

明代叶元玉

悲悲切切复凄凄,况是昭君怨里词。安得西风加着力,一宵吹送汉宫知。

蓦山溪

宋代周紫芝

月眉星眼,阆苑真仙侣。娇小正笄年,每当筵、愁歌怕舞。水亭烟树,春去已无踪,桃源路。知何处。往事如风絮。
如今闻道,误剪香云缕,闲系小乌纱,更无心、浅匀深注。三山路杳,终不是人间,知谁与。吹箫女。共驾青鸾去。

次韵王适东轩即事三首 其三

宋代苏辙

北园春草径微微,未用频教剪棘茨。蜂阵纷纷初养蜜,莺巢浅浅欲生儿。

客情流水兼山远,归梦游丝向日迟。懒病相将浑欲惯,赖君索我强裁诗。

冲西即事二首 其二

清代洪繻

一层潮汐一层高,枯港回沙起怒涛。鸦背夕阳空万瓦,鸭头春水断三篙。

难来闽布况吴布,岂有江艘与广艘!从此津梁无利涉,环山蔽海更添牢。

夜望

宋代寇准

南亭闲坐欲忘机,望久前村岛屿微。
数点寒灯起烟浪,江艇应见夜渔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