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夜

明代李云龙

片雨过孤城,虚堂坐听更。客心已多恨,是夜闻秋声。

短剑黯无色,敝裘空自惊。寄书浮峤鹤,吾欲谢尘缨。

李云龙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颍阳东溪怀古

唐代崔曙

灵溪氛雾歇,皎镜清心颜。空色不映水,秋声多在山。
世人久疏旷,万物皆自闲。白鹭寒更浴,孤云晴未还。
昔时让王者,此地闭玄关。无以蹑高步,凄凉岑壑间。

病起枕上口占三绝句奉呈公实峤之贤伯仲一笑 其三

宋代张元干

海外绿洋来万里,齐驱黎母鹧鸪斑。肯分种种箧中富,不用公家金博山。

凌阁学挽诗二首

宋代周必大

圣上开皇极,炎兴纂异书。
苍葭依玉树,清水映污渠。
自尔音尘隔,思公岁月除。
佳城空在望,无路祖丧车。

河复(并叙)

宋代苏轼

熙宁十年秋,河决澶渊,注钜野,入淮泗。
自澶、魏以北皆绝流,而济、楚大被其害,彭门城下水二丈八尺,七十余日不退,吏民疲于守御。
十月十三日,澶州大风终日,既止,而河流一枝已复故道,闻之喜甚,庶几可塞乎。
乃作《河复》诗,歌之道路,以致民愿而迎神休,盖守土者之志也。
君不见西汉元光元封间,河决瓠子二十年。
钜野东倾淮泗满,楚人恣食黄河鳣。
万里沙回封禅罢,初遣越巫沉白马。
河公未许人力穷,薪刍万计随流下。
吾君仁圣如帝尧,百神受职河神骄。
帝遣风师下约束,北流夜起澶州桥。
东风吹冻收微渌,神功不用淇园竹。
楚人种麦满河淤,仰看浮槎栖古木。

夏五望日兴德寺纪游得兴字

明代袁宏道

曲侣为前导,僧雏接后乘。城中十里水,世外一行朋。

似眼初除翳,如禽忽去矰。摩苔因看碣,敲盏为呼冰。

松老前朝在,编遗手记曾。倦来披数快,兴去跃孤藤。

邻竹幽堪借,古槐醉可登。溪光时载郭,杯影忽沉僧。

云片轻绡敛,天容定水澄。稚儿行趁蝶,髯客坐驱蝇。

蒙密苍枝覆,晶莹皓魄升。瓮开新易水,瓶煮旧宜兴。

梵集诸方磬,波然万室灯。月尤增潋滟,风小露威棱。

乍入宫荷气,斜分雾树层。凉衫轻鲁缟,时品荐吴菱。

互立谈门户,旋刊酒准绳。杜康将佛事,庄叟作魔惩。

近水终怜鹜,飞枪且笑鹏。思光空任诞,求郡复求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