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暮送友回江干野望

明代张家珍

森榕郁郁瞰江流,落日人归古渡头。远浦烟云含暮色,隔溪芦苇隐渔舟。

海门汐上家家饭,村老田归处处牛。回首木棉花树杪,郊西新上月如钩。

猜您喜欢

游顶少岳南园看牡丹作

明代方泽

日暮天气嘉,言寻仲蔚家。谁知萧散地,仍有艳阳花。

彩眩千重锦,香蒸一片霞。道人空色相,聊复惜年华。

癸未岁秋七月祷禹庙

宋代潘阆

万古稽山下,森森大禹祠。
幽人来暗祷,灵魄望潜知。
帝虑河频决,民忧业旋移。
自惭无异策,载拜泪双垂。

刘寄奴草词

宋代谢翱

榛中小草夏蔚荟,叶如牡艾花如毳。少年防塞得命生,出镞肉中无粟起。

向来神奸见白昼,湿竹烟青闻杵臼。英雄奋臂徵此时,唾落虚空散林薮。

汉家白蛇入本纪,况是天王旧支子。岂知苗裔在民伍,蛇鬼犹呼帝小字。

元代陈樵

筑圜却欲留方士,一室圜中度岁年。有客持云坐盘石,无人伴月出萝烟。

晴晞白发三千丈,寒折朱丝五十弦。玄圃方壶君莫问,人间回首即神仙。

得陆丹林先生手书,知于香港沦陷时,间关遁至重庆,后归上海“红树宝”,诗以慰之

近代田翠竹

今古争传入洛名,旧曾文字诉孤清。天涯有泪伤离乱,海角无由讯死生。

重见子卿归汉节,不妨司马赋西京。秋深枫叶红如锦,画出相思两地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