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至某寺醒记以诗
清代:陈曾寿
寺门长带碧云开,过雨松花欲掩苔。江上峰青人不见,石头路滑我重来。
依然花笑曾相识,微觉经声未净哀。贪近危栏凭夜色,打崖足底海潮回。
陈曾寿
陈曾寿(1878~1949)晚清官员、诗人。字仁先,号耐寂、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湖北蕲水县(今浠水县)巴河陈家大岭人,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 ► 所有诗文
寿龚国太
宋代:陈宓
宝公祈雨感应,用陈申公韵赋诗为谢
宋代:范成大
风吹蒲苇丛三首 其三
宋代:吕本中
行子惜日月,美人轻别离。风吹蒲苇丛,及时当早归。
答近夫思道
明代:郑善夫
忆昔三吴共临眺,上山不用杖藜扶。只今卧病难行立,闻尔加飧定有无。
千里音尘双涕泪,万方忧患独泥涂。蛮烟朔雪催人事,愁对城南鹅鸭湖。
答张玄超见寄
明代:欧大任
诗似张鹰调转孤,秀林今胜隐居无。诸山松响风临阁,千里莼香月满湖。
受简人宗秦博士,著书家学汉潜夫。乞归我谢鸣驺去,短策从君五色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