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源寺偶赋

明代林光

不嫌荒寂南禅寺,斜日肩舆偶独来。古树迎人僧径僻,秋光如水稻花开。

寻常薄酒留真偈,三两青衿恰侍陪。识破华严无一字,更容何物入灵台。

林光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与生公游石窟山

唐代张九龄

探秘孰云远,忘怀复尔同。日寻高深意,宛是神仙中。
跻险构灵室,诡制非人功。潜洞黝无底,殊庭忽似梦。
岂如武安凿,自若茅山通。造物良有寄,嬉游乃惬衷。
犹希咽玉液,从此升云空。咄咄共携手,泠然且驭风。

杜茂

宋代徐钧

力不能裨斗野龙,僅于北鄙有边功。
蝇随骥尾犹千里,也得依名四七中。

寻家中洲于雁水庵先寄以诗

明代陈恭尹

十载无双鲤,三秋在五羊。客居闻傍柳,诗梦每临塘。

举世推能手,终身泣雁行。不知违侍从,玄鬓几经霜。

秋日怀李仁卿

元代曹之谦

独倚斜阳百尺楼,故人千里思悠悠。陶唐祠下烟光晚,姑射峰前雁影秋。

尊酒几时同李白,云山多处是并州。临风惆怅无人会,一曲商歌写暮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