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吉中孚拜官归楚州

唐代李端

才子神骨清,虚竦眉眼明。貌应同卫玠,鬓且异潘生。
初戴莓苔帻,来过丞相宅。满堂归道师,众口宗诗伯。
须臾里巷传,天子亦知贤。出诏升高士,驰声在少年。
自为才哲爱,日与侯王会。匡主一言中,荣亲千里外。
更闻仙士友,往往东回首。驱石不成羊,指丹空毙狗。
孤帆淮上归,商估夜相依。海雾寒将尽,天星晓欲稀。
潮头来始歇,浦口喧争发。乡树尚和云,邻船犹带月。
到洞必伤情,巡房见旧名。醮疏坛路涩,汲少井栏倾。
别我长安道,前期共须老。方随水向山,肯惜花辞岛。
怅望执君衣,今朝风景好。
李端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炼丹砂 本名浪淘沙 孙义来说,弟子昨夜梦

元代王丹桂

,子孙未立,家道未成,恐无出家缘分,且只在家修行可否。真人笑曰,吾固有云,无偎妻抱子神仙,没在家蓬岛公,岂不知也。言讫,弟子觉来,未知怎生,因以词赠之稽首富春仙。听说根源。金枷玉*紧牵缠。惟要自家心决裂,休道无缘。贤圣梦中言。的不虚传。家缘事事待周全。更望一身成道果,掘地寻

过余干吴师中秀才以小诗惠歙砚次韵谢之

宋代周必大

旧曾起草向明光,独与罗文近赭黄。
三载瓦池研灶墨,因君聊复梦仪凰。

酬尧夫招看牡丹 其二

宋代司马光

君家牡丹今盛开,二十四枝为一栽。主人果然青眼待,正忙亦须偷暇来。

周草庭都尉李西涯学士两岁复命同日有诗次韵

明代程敏政

晓殿金门启,春城玉漏终。才华惊二妙,喜色上重瞳。

分署斋心久,连年入对同。欲从歌盛事,迂拙愧唐风。

章靖冯公哀词 其四

宋代宋祁

风旌引素辕,歌绋远犹喧。此路成千古,何人叹九原。

未亡钟淑俪,不朽寄空言。兄子今为后,春秋无馁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