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写了无处不在的春天,处处倾泻出活泼泼的生机,表现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抒发了诗人超尘出俗、思归田园的思想感情。
首联描写诗人信步走到东园、走过西堰,发现处处春意盎然。颔联诗人从时间长、空间广两方面写春光无处不在。“连”表示时间持续不断,“绝”表示分布很广,用词精炼而准确。颈联两句写细小的动态“鸟飞”、“鱼戏”,并夹杂了诗人的感受,“觉”、“知”非常细腻、逼真地传达出诗人面对大好春光时欣喜万分、轻松愉快的心理感受。尾联诗人笔锋一转,从另一个角度,即雨后天晴这一特定时段写春天山村里特有的静谧与洁净,扩大了春天的内涵,春天不仅生机勃勃,春光无限,而且还有明净与和谐。
这是一首吟咏春天的诗,以诗人特有的感觉感受春天,以诗人特有的笔触瞄写春天,清新自然,生机无限。尤其是第三联,“鸟飞村觉曙”与孟浩然的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春晓》),语意暗合。“鱼戏水知春”联想到苏试的名句“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晚景》),但不同的是,作者王勃从诗人的感受写起,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惊喜意外,而苏轼的诗句却是从鸭的感受写起,鸭子最先感受到春天江水温度的变化,诗人只是作纯客观的描述。
另外,诗人采取由面到点,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描写春天。第一、二联是面,“东园”、“西堰”、“四邻”是从地域上写春满人间,“连三月”是从时间上写春光无限。第三联是点,写“鸟飞”、“鱼戏”,把春意渲染得强烈浓郁、无处不在。
最后一联即景抒怀,抒发了诗人“何处染嚣尘”的出尘脱俗之心态。王勃面对色彩斑斓的春色,看到东园、西堰的花红柳绿,鱼鸟戏春,借“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的明净美景,抒发了自己内心深处长期萌动的超尘出俗、思归田园的心态。
朱明初启节,分卦属纯乾。善积名门久,祥开淑质贤。
柔仪应月吕,和气集薰弦。奕世儒风蔼,持家礼法传。
乘龙来配德,采藻助承先。姑耄勤朝乳,功馀绎旧编。
卜邻严子教,截发盛宾筵。萱草欣多豫,鸤鸠咏不偏。
乡闾师肃穆,坤道信完全。自辍齐眉奉,尤于内典专。
三车窥至喻,一笑悟真筌。荣辱忘区别,优游任众缘。
居常遵坦路,方寸湛澄渊。浩也端愚陋,身兮数仆颠。
范滂蒙训敕,梦得念慈怜。放逐清湘外,羁縻苍桂边。
遥知今日燕,想见瑞炉烟。弟侄纷为寿,亲朋俨造前。
焚香控南斗,极目望东阡。鸾鹤翔仙岭,龟鱼动乐川。
安康符郡号,昌炽赋诗篇。计已闻消息,惟新获洗湔。
赐环叨霈泽,衣綵即归田。省定深如志,生成实荷天。
岂徒宽虑耳,必是倍欢然。虽阻随行拜,犹胜避瘴眠。
鹏抟九万里,椿大八千年。就养逾曾晰,承颜继闵骞。
尚存诚意在,终冀夙心圆。永结老人好,星光盈紫躔。
大夫悯周庙,王子泣殷墟。自然心断绝,何关系惨舒。
仆本漳滨士,旧国亦沦胥。紫陌风尘起,青坛冠盖疏。
台留子建赋,宫落仲将书。谯周自题柱,商容谁表闾。
闻君怀古曲,同病亦涟如。方知周处叹,前后信非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