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经馆诸僧
明代:王绂
诏集高僧馆石渠,得陪清论半年馀。太官饭设天厨供,法藏文编贝叶书。
柳外香来知仗近,花阴日转退朝初。告成又复东西别,目送飞云渺碧虚。
王绂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 所有诗文
送周生 其二
元代:李孝光
三月欲来花绕陌,又唱《铜鞮》送行客。男儿莫尔可怜生,男儿生身好颜色,拔剑起舞鸡鸣栅。
南乡子 其四
唐代:李珣
乘綵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带香游女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
凿池觅金鲫四首 其二
元代:唐桂芳
得得频来照鬓腮,窗前何吝破苍苔。春风草长容蛙闹,夜雨泥融许燕来。
初伏夜坐
宋代:孔平仲
露坐已侵夜,炎威犹未收。何言百虫噪,无故一星流。
苦渴须浆解,微凉以扇求。颁冰是今日,堆玉想神州。
和拟古九首 其三
明代:黄淳耀
亭亭采桑女,清光映城隅。罗衣形纤手,皎若春荑舒。
芳风何飘飘,薄暮归重庐。行子皆叹息,愿言与之居。
空帘隔星汉,白露委蘼芜。渊意不可道,蹇修定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