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西江月·新秋写兴

宋代刘辰翁

天上低昂似旧,人间儿女成狂。夜来处处试新妆。却是人间天上。
不觉新凉似水,相思两鬓如霜。梦从海底跨枯桑。阅尽银河风浪。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借七夕来抒发自己寄寓故国之思。

  上片侧重写七夕儿女幸福欢快景象。“天上低昂似旧,人间儿女成狂”二句紧扣“新秋”,分写“天上”与“人间”七夕情景。低昂,是起伏升降的意思。

  上句说天上日落月升、斗转星移等天象变化,依然像从前一样。“似旧”二字,意在言外,暗示人间却与自然界的景象不同,发生了巨大变化。暗逗结尾两句。

  下句说人间儿女也象从前一样,狂欢欢度七夕。“成狂”即包“似旧”之意,言外有无限感慨。在词人看来,经历过人间沧桑巨变的人们,新秋七夕,本应深怀黍离之悲,但今天人们竟依旧狂欢。这种景象不免使词人感慨万千。

  “夜来处处试新妆,却是人间天上。”“处处试新妆”原是当时七夕风习,也是上文所说“儿女成狂”的一种突出表现。人们几乎误认为这种处处新妆的欢庆景象为人间的天堂了。正如上文“儿女成狂”寓有微意一样,这里的“人间天上”也含有讽刺意味。“却是”二字,言外有意,沦陷后的故国山河,已成为人间地狱,而眼前的景象却竭然相反,仿佛人们早已忘却家国之痛,叫人无限悲痛。

  下片侧重直抒词人的感受。“不觉新凉似水,相思两鬓如霜。”时间飞逝,不经意间,感到新秋凉意,原来夜深了。由于“相思”——怀念故国,自己的两鬓已经如白梅一样。上句写出一位重重心事的老人久久坐着默默无语,几乎忘却外界事物,下句将长期怀念结果与一夕相思的现境联接在一起给人以时间飞逝的印象,用以突出表现作者深深的思虑。

  “梦从海底跨枯桑,阅尽银河风浪。”结拍写七夕之梦。上句暗用《神仙传》沧海屡变为桑田的典故,下句以“银河”切“新秋”。诗人梦见在海底超越枯桑,又梦见在天上看尽银河风浪。这里虽明为纪梦,实为借梦来表达对于世事沧桑与人事巨变的感受。这两句尤其突出全文寄意。结末二句起到了画龙点眼的作用。有此二句,不但上片“儿女成狂”的情景讽慨自深,就连过片的“新凉”、“相思”也都获得了特殊的含义。

  作者以自己作为独醒的爱国者与普通人相对照,抒发了自己眷怀故国的深沉悲壮的情感,是这首词构思和章法上的基本特点。

刘辰翁

刘辰翁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和赵若伦旧题多景楼

宋代王奕

大地山河合九州,秋风吹起故乡愁。
洛山冉冉机云出,汉水潇潇巡远羞。
东望海连甘露寺,北来诗满镇江楼。
金台万里天门杳,且问东津汶上舟。

宋中诗

明代李梦阳

六鹢退而飞,乃向宋都过。四海一震荡,青天白石堕。

世人见此鸟,仰面忽大笑。谁知影不灭,干载落光耀。

余方卧空山,闻此一长啸。

简王道父

宋代陈傅良

瞻彼万仞岩,亭亭上烟霞。
其下寒渊水,清不容鱼虾。
闵予生好修,而居东海涯。
顾见泥中藏,日食百万家。
浮名太累人,未语众已哗。
为海不为渊,何道以自瑕。

游江阴君山

元代贡师泰

孤嶂临沧海,千山涌大江。远帆归市独,高塔倒波双。

鸥鹭争洲溆,蛟龙怒石矼。壮游心未已,飞雨洒楼窗。

觉慈寺

宋代戴复古

踏破白云登上方,自嫌尘土涴禅床。
千山月色令人醉,半夜梅花入梦香。
深谷不妨春到早,老僧殊为客来忙。
山童懒惯劳呼唤,自拗枯松煮术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