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有感四首 其四

元代刘鹗

大厦将倾日,徒劳一木擎。揆时难与祸,避位敢忘君?

无术能平寇,持威谩张军。中宵时念此,老气欲干云。

刘鹗

刘鹗

刘鹗()(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莱公赵宋名臣也其孤忠大节盖炳炳于史册间予读前书素仰其人兹过华州一谒祠下因吊以诗云

明代朱诚泳

看山来华岳,驻马寇公祠。老蔓缠空木,荒苔蚀断碑。

乾坤功业大,史册姓名垂。千古精诚在,公安有竹枝。

荼醾

宋代王庵僧

雨后荼醾将结局,风前芍药正催妆。
道人不管春深浅,赢得山中岁月长。

小饮卢德水斋中

明代凌义渠

知子避人久,为予勉送迎。主宾仓卒事,蔬果澹交情。

执手言无次,开怀量已盈。出门仍眷恋,愧羡一时生。

月节折杨柳歌十三首 其一 正月歌

明代陈恭尹

野雪犹未开,水边与林上,次第送青来。折杨柳,不知思已深,只讶春何久。

游钟山和同寅潘应昌韵二首 其一

明代黄仲昭

红尘十载走金陵,偶共寻幽适性灵。山色自应千古在,人生能得几回经。

苍松栖鹤看尤好,碧涧潜蛟饮觉腥。一段风烟堪入画,谁言蓬岛隔穷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