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邑造士李良岁贡之京
明代:王恭
木落霜寒断雁鸣,六平峰下送君行。孤帆杳杳辞亲舍,匹马翩翩入帝京。
禁邸疏钟朝佩影,桥门孤烛夜书声。遥怜得桂青霄上,应愧山中独隐名。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所有诗文
七月八日随肖健浇菜作
当代:卢青山
又从曲径穿枝隙,碧玉瓜中得暂闲。四十斤椎垂铁树,五千仞岳挂苍藤。
他家菜圃绿如许,自己心田芜可怜。欲为长锄典书笔,河中小桶舀青天。
睡足轩二首
宋代:秦观
仪封道中
明代:孙继皋
草草出门去,那知成远游。风尘难自料,徒御总含愁。
有梦依乡树,无书报野鸥。归心指河水,日夜向东流。
忆孤山
元代:马臻
自从梅树委荒烟,湖上风光不值钱。见说年来春好在,拟携尊酒报啼鹃。
送孙君文还桐庐二首
宋代: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