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答诗十首。和阳城驿

唐代白居易

商山阳城驿,中有叹者谁。云是元监察,江陵谪去时。
忽见此驿名,良久涕欲垂。何故阳道州,名姓同于斯。
怜君一寸心,宠辱誓不移。疾恶若巷伯,好贤如缁衣。
沉吟不能去,意者欲改为。改为避贤驿,大署于门楣。
荆人爱羊祜,户曹改为辞。一字不忍道,况兼姓呼之。
因题八百言,言直文甚奇。诗成寄与我,锵若金和丝。
上言阳公行,友悌无等夷。骨肉同衾裯,至死不相离。
次言阳公迹,夏邑始栖迟。乡人化其风,少长皆孝慈。
次言阳公道,终日对酒卮。兄弟笑相顾,醉貌红怡怡。
次言阳公节,謇謇居谏司。誓心除国蠹,决死犯天威。
终言阳公命,左迁天一涯。道州炎瘴地,身不得生归。
一一皆实录,事事无孑遗。凡是为善者,闻之恻然悲。
道州既已矣,往者不可追。何世无其人,来者亦可思。
愿以君子文,告彼大乐师。附于雅歌末,奏之白玉墀。
天子闻此章,教化如法施。直谏从如流,佞臣恶如疵。
宰相闻此章,政柄端正持。进贤不知倦,去邪勿复疑。
宪臣闻此章,不敢怀依违。谏官闻此章,不忍纵诡随。
然后告史氏,旧史有前规。若作阳公传,欲令后世知。
不劳叙世家,不用费文辞。但于国史上,全录元稹诗。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送李掾还吉水

明代刘崧

霜草马蹄寒,晨趋别上官。吏推文牍简,民忆会期宽。

水浅鱼梁出,沙晴雁碛乾。青云冠盖盛,似尔惜才难。

共肖、卢山中伐竹,盖为肖母架豆瓜之椽也

当代卢青山

春山涨绿春菜秧,移苗而种春山旁。豆荚黄瓜似已在,短苗风里神飞扬。

春山水竹摇微香,细腰粉颈身颀长。空谷閟居颇自惜,乞为瓜豆架椽房。

三人结束来羊肠,春山封久途都荒。荆灌如手挽人手,花枝前欲插吾裳。

分枝过隙步踉跄,残皮破肉亦何妨。长冬一闭如囚禁,此真越狱酣逃亡。

水竹水竹蛰而藏,枫松椿栗迷山冈。百步得一已可幸,譬从沧海寻珠光。

卢子手挈啤酒双,左饮右饮态轩昂;半醉隳然堕地卧,落叶如被堆佳床。

肖子唾手唇面张,长刀斫斫声清刚;丛中有鸟惊而起,旋复回至鸣莽苍。

事久力乏手如僵,比肩而坐倚相将。随指杂木问名字,香烟探手出吾囊。

渐见西山坠夕阳,欲去不去如彷徨。馀霞泛泛镀陵谷,嫩枝绿叶皆橙黄。

肩竹回顾意微茫:“我家山水使我伤,十年结屋不可得,更后十年髯已庞”。

寄万德躬故居

唐代戴叔伦

日暮山风吹女萝,故人舟楫定如何。吕仙祠下寒砧急,
帝子阁前秋水多。闽海风尘鸣戍鼓,江湖烟雨暗渔蓑。
何时醉把黄花酒,听尔南征长短歌。

辛亥元日送章德茂自建康移帅江陵二首

宋代杨万里

极知借寇未多时,道是微黄有近期。
不割半青江令宅,却飞大白习家池。
湖山解语云来暮,淮水无情也去思。
莫近乡关动皈兴,轻黄一点上双眉。

晚泊

宋代李流谦

薄雾初迷岸,微风早系舟。
山青只欲远,江阔不胜流。
取酒深深酌,将诗缓缓讴。
去家万余里,聊此散千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