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友兄陈养志二首 其一
元代:刘鹗
用世有远志,读书多苦心。花残偏值雨,云薄不成霖。
翰墨风流尽,兴亡感慨深。池边老松树,无复共长吟。
刘鹗
刘鹗()(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所有诗文
依韵和吴冲卿新葺南斋
宋代:梅尧臣
内乡天春亭
宋代:邵雍
子温侄用再闻诵新作突过黄初诗作十诗见遗辄勉强次韵 其三
宋代:张扩
十年功名心,客枕寄归梦。众中不卓立,老大复何用。
收身入禅寂,蔬茹饱僧供。蛙鸣谁官私,聊欲当弦诵。
闻司马张公萧公讣二首 其一
明代:胡应麟
廿载甘棠爱,千秋大树名。断虹燕北路,斜日渭南营。
部曲清笳送,官僚素旐迎。东南天半壁,谁为筑长城。
寒夜煮茶歌
明代:于谦
老夫不得寐,无奈更漏长。霜痕月影与雪色,为我庭户增辉光。
直庐数椽少邻并,苦空寂寞如僧房。萧条厨传无长物,地炉爇火烹茶汤。
初如清波露蟹眼,次若轻车转羊肠。须臾腾波鼓浪不可遏,展开雀舌浮甘香。
一瓯啜罢尘虑净,顿觉唇吻皆清凉。胸中虽无文字五千卷,新诗亦足追晚唐。
玉川子,贫更狂。书生本无富贵相,得意何必誇膏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