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禹功还锡山

宋代李光

羽书烽火迫防秋,努力聊宽圣主忧。契阔友生多散落,急难兄弟自相求。

归欤便可追吴隐,相对安能效楚囚。从此音尘渺江海,相思时上庾公楼。

李光

李光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钓台吟送人之桐庐 其三

明代王立道

赤符久已定长安,只合归来把钓竿。后人不读樊英传,肯信人间行路难。

嘉年华会和平仙子之表演戏志以诗

清代吴妍因

嵯峨冠冕贝编排,绰约衣裳霓剪裁。天上虬螭纡法驾,云中箫鼓会瑶台。

九华宝座双珠并,万众欢颜一夕开。若果和平招可致,群仙何惜踏歌来。

喻叔奇采坡诗一联云今谁主文字公合把旌旄为韵作十诗见寄某惧不敢和酬以四十韵

宋代王十朋

斯文韩欧苏,千载三大老。苏门六君子,如籍湜郊岛。

大匠具明眼,一一经选考。岂曰文乎哉,盖深于斯道。

诸公既九原,气象日衰槁。山不见泰华,水但识行潦。

词人巧骈俪,义理失探讨。书生蔽时文,习义未易澡。

著述岂无人,纷纷谩华藻。有如分裂时,僭伪各城堡。

同年广文君,所作非小好。高吟薄风雅,古学穷浑灏。

读史正豕亥,观诗辨形夭。千篇冰玉清,万字波澜浩。

心慕大手笔,所恨生不早。乡令门及韩,不类端可保。

赏识遇欧坡,当为箧中宝。声名终不掩,光艳姑自葆。

嗟我最不才,兀兀首空皓。半生槐踏黄,晚景盖张早。

出守屡及瓜,还家仅尝稻。田园荒渊明,江梅客张镐。

尘埃未能脱,忧患苦相恼。愁攒卧蚕眉,痛彻伏犀脑。

何当归故山,已书下下考。钟笔况久阁,卢经徒独抱。

古文如金城,偏师讵容捣。小诗时自遣,句法未知造。

广文贤关旧,声气同湿燥。食共朝齑辛,案对夜萤薧。

策杖游西湖,寻梅插晴昊。鄱有九十日,呼酒罗脯枣。

浔阳三年别,心若风中纛。书来问安温,仍效世俗祷。

手写十新诗,价重百磲碯。情意何勤勤,许与太草草。

那能把旌旄,但可供洒扫。胡为以西子,国色沉嫫媪。

前言盖戏耳,细读笑绝倒。却将寄来诗,录附雅戏藁。

李清庵见过

元代萨都剌

采石仙人携酒来,病怀今日为君开。何人更有八十岁,与子须倾三百杯。

《金缕》歌残银烛短,锦袍醉倒玉山颓。明朝酒醒重相见,杖屦江村看腊梅。

和方景南乍晴

宋代卷刚中

兰暑知秋近,淮濆气已清。
风雷惊作雨,钟鼓报新晴。
雾散槐庭晓,云开魏阙明。
马行朝路稳,人喜积阴倾。
初鸟方争出,残蝉莫乱鸣。
小窗偏得睡,更待晚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