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林景时墨竹二首 其二

明代王恭

楚山脩玉淩云起,影落谁家画屏里。断粉残香夜不收,寒枝只是生秋米。

多情遗牒度湘皋,别有篬筤节更高。为君饮尽上池水,看此毵毵长凤毛。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夏日同陈仁甫陈公望游净业寺 其四

明代王弘诲

暂辍鹓鸾侣,来寻鸥鹭群。野烟行处断,山色坐中分。

曲路萦丹壑,空亭驻白云。幽凄堪寄傲,即此谢尘氛。

感兴三首 其二

明代石宝

至清则无鱼,至察则无徒。山薮贵藏疾,大川恒纳污。

仲举见已晚,元礼陨其躯。疾甚乃主乱,反以瑕败瑜。

嘉木未易茂,荆棘可胜诛。所以明哲士,但在守德隅。

周诗歌猃狁,薄伐不穷驱。

次韵送黼臣之吴门 其一

清代许传霈

毕竟狮林好,江山特放回。苏台香雨散,吴市美人来。

船到疏钟夜,花倾曲水杯。刘郎重到日,春树不须栽。

元代一初

春路晴犹滑,山亭晚更深。竹枯湘泪尽,花发楚魂香。

并坐夜深皆不语,一灯分映两閒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