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唐代柳宗元

宿云散洲渚,晓日明村坞。
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
予心适无事,偶此成宾主。
写景 喜悦 抒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愚池雨后的晨景。它通过对“宿云”、“晓日”、“高树”和“清池”等景物的描写,展示了一幅雨霁云销的明丽图景。

  诗人紧扣题目中的“雨后晓行”先概写愚池周围环境。首句“宿云散洲渚”把时间推到昨夜,点明夜里一场雨后,天空中的最后几片残云,从水中的沙洲上飘散而去。这时,早晨的太阳渐渐升起,灿烂的阳光照耀着远近村落,使之呈现出一片光明。

  起首两句,从形象地描写雨后愚池的景物入手,来点明“雨后晓行”。夜雨初晴,隔宿的缕缕残云,从洲渚上飘散开去;初升的阳光,照射进了附近村落。这景色,给人一种明快的感觉,使人开朗,舒畅。三、四句进一步写愚池景物,构思比较奇特,是历来被传诵的名句。“高树临清池”,不说池旁有高树,而说高树下临愚池,是突出高树,这与下句“风惊夜来雨”有密切联系,因为“风惊夜来雨”是从高树而来。这“风惊夜来雨”句中的“惊”字,后人赞其用得好,宋人吴可就认为“‘惊’字甚奇”(《藏海诗话》)。夜雨乍晴,沾满在树叶上的雨点,经风一吹,仿佛因受惊而洒落,奇妙生动,真是把小雨点也写活了。这里也隐喻诗人自身所处的环境,虽然被贬,但仍怀抱着昨日风雨终会逝去,明日骄阳必定升起的信念。末二句,诗人把自己也融化入景,成为景中的人物。佳景当前,正好遇上诗人今天心情舒畅,独步无倡,景物与我,彼此投合,有如宾主相得。这里用的虽是一般的叙述句,却是诗人主观感情的流露,更加烘托出景色的幽雅宜人。有了它,使前面四句诗的景物描写更增加了活力。这两句中,诗人用一个“适”字,又用一个“偶”字,富有深意。它说明诗人也并非总是那么闲适和舒畅的。

  读这首诗时,就宛如欣赏一幅池旁山村高树、雨后云散日出的图画,画面开阔,色彩明朗和谐,而且既有静景,也有动景,充满着生机和活力。从而读出诗人心中那份乌云终会散去,光明终将来临的坚定的信念,诗中所抒发的情,与诗人所描写的景和谐而统一,在艺术处理上是成功的。

柳宗元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初归东林过容尘轩分赋

明代成鹫

锦水潮生挂席回,春城处处百花开。柳营细雨酣诗战,铃阁清风递茗杯。

渐老不堪成久别,此身难得去还来。主人爱客容疏放,莫怪频频谒上台。

盱眙怀常尉建

清代王嵩高

昔人耽吏隐,曾此驻高轩。白日无公事,青山满县门。

调琴寄幽兴,拄笏欲忘言。不见神仙尉,诗成谁与论。

破山

宋代释居简

两雄用壮勒不回,触断山脊青崔嵬。挟风卷雨上方去,旱火击翻平地雷。

涧松盘拿俯巍跨,铁干铜柯闯云罅。鲜风不断璎珞珠,桧老枝腴乱零挂。

四老墓田樵牧践,莽堙蓁塞无人剪。振古芳尘玉象高,印泥遗爪霜鸿远。

旧吟新扁皆珠璧,雕梁雪壁昏题迹。水流山空春昼长,番令人忆赞公房。

题海棠二首

宋代李石

百鸟啼春树树红,轻舟掠岸往来风。
江南江北花多少,都在先生酒盏中。

乌夜啼赠友人别

明代刘崧

华灯张筵促弦急,隔帘霜落风吹入。琴中弹得乌夜啼,啼声夜寒高复低。

林乌何来飞拨剌,夜半哑哑声不歇。姑苏城上拂黄云,铜雀枝边绕明月。

月行渐远声渐稀,扬彩各自东西飞。东边日中有伴侣,看汝飞鸣日边去。